第627章 议和不互市

    第627章 议和不互市 (第2/3页)

,已经不能再继续和风细雨了,既然走到今天这一步,就必须要报定非常之决心,行非常之事,坚决往前了。

    林敬继续高声道:「本宫明白,很多人在等着本宫晒跟头,他们好踩上一万只脚,可是船行中心,咱们已经没有了退路,百姓们也没了退路,再要是退只怕民心全都给了李自成,到时候大明也就活该灭亡了。

    沉重的语调在石景山上的大殿内响起,众人神情中也隐隐有些莫名伤感。

    当初林敬曾经跟堵胤锡说起过,改革本身就是千古第一艰难事,它势必会得罪许多人,而改革者也很难有一个好的结果,而堵胤锡给出的建议便是寻找一个真正能够实施改革的良臣,用其做刀才能实施大计。

    然而在如今的林敬看来,无论是什

    么人都无法真正描绘出他藏在心中的宏伟蓝图,唯独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想要的那个美好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当时间来到六月二十八的时候,皇太极驾崩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京城,而与之一同前来的还有来自建虏要求议和的消息,几乎如同一阵风一般传到了大明君臣的耳朵里,也传到了整个京城百姓的耳朵里面来。

    自崇祯皇帝继位以来的十六年里,清军已经有足足五次入塞,而前三次入塞将明军打得落花流水,甚至直逼京城城下,百姓们为之惶恐不已,惊魂未定。

    直到林敬横空出世,才这这两年内接连消灭建虏多支大军,才避免了这两次入塞遭受惨痛结局,可是大明所有人内心的恐惧,却并未完全消散,很多人都担心抗虏军会有一天如同松锦之战中的明军一般,彻底烟消云散。

    为此,面对建虏可能前来的议和,大明君臣们更多还是带着几分期待。

    由于这一好消息,崇祯皇帝难得起了几分兴致,同周皇后在一起用膳,原本沉重的脸色也舒缓了几分,嘴角开始挂起了一丝微微的笑意。

    对于皇帝的变化,周后自然也是看在了眼里,她同样为之欢欣鼓舞,甚至开始觉得自己当初支持太子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否则大明岂能有今天这么痛快的日子?而对父亲周奎的一些抱怨,更是没有放在心中半分了。

    用膳过后,崇祯皇帝便在周后的服侍下饮茶,时而看上一眼奏疏,他常常不放心内阁大臣们的决策,担心他们的决策中藏着不为人知的私心,再加上他认为当年万历、天启二位皇帝整年不上朝,不看奏章,才使得大明局势败坏至此,因此等他继位之后,便力矫此弊,不肯将事情交到他人手中。

    当然这么一来,每天送进宫里的各种奏折文书也就如同小山那么多,可其中偏偏绝大部分都是要紧事,既不能拖,也不能匆匆略过,因此崇祯皇帝便采取了一种宋朝用过的法子,即让通政司收到文书时用黄纸把事由写出,贴在最前面,这叫做引黄,再用黄纸把内容摘要写出,贴在后边,叫做贴黄。

    等到他再看奏疏之前,就可以先看看引黄和贴黄,若是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