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7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

    第0627章 大明好,真叮部的新生 (第2/3页)

唯一的输家林丹巴尔图也只能一边缩在察哈尔草原上默默舔舐伤口,一边默默流眼泪,念叨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壮年穷”之类的了。

    而明军的再一次行动,上万打着明军旗帜的骑兵在草原上驰骋,也是让夹在巴连衲都和察哈尔之间的不少小部落都看清了如今孰强孰弱。

    对这些小部落来说,学会当墙头草是在草原生存下去的必备技能。

    因此在发现了巴连衲都明显比察哈尔要强时,面对明军的招揽,这些刚刚熬过一个严冬的小部落的确心动了。

    如今他们损失惨重,不少牧民和牲畜都永远留在了上一个冬天,如果他们今年还想安稳过下去,最好的选择就是加入一个大势力。

    而有着大明朝廷支持,能获得来自大明朝廷物资支援的巴连衲都,无疑是眼下最合适的选择,大不了就跑去长城下定居嘛。

    因此,这一次不少小部落都选择带着牲畜离开草场前往巴连衲都,对于这些主动的部落,曹文昭选择派出骑兵给他们提供保护;至于那些没有眼力见,还想着保留自己部落首领地位,搞什么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打算的,那些还想着自由独立的小部落,那么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在草原上这个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里,你弱你就没资格谈独立,谈什么宁当鸡头不为凤尾。

    一万骑兵在这片草场上,就是这些小部落无法阻挡的力量,当几个不配合的小部落被灭族,部众都被带走后,一些心思比较活跃的小部落也看出如今巴连衲都的态度来了。

    还想着保留独立性的部落纷纷逃离,他们很清楚,这片草场绝对会成为接下来巴连衲都和察哈尔争雄的战场。

    能在草原上生存下来的小部落,哪个不是人精?

    那些年老的牧民,经历的风雪太多了,草原上的风吹草动很难逃过他们的眼睛。

    这初春刚到,那带着寒风萧瑟的空气里都已经充斥着硝烟的气息了。

    当然,这对刚刚加入巴连衲都的小部落牧民来说,这些都不是他们所关注的,他们正惊叹于巴连衲都和其他草原的不同。

    充满秩序,充满希望。

    巴连衲都是大明的特别经济区,这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

    在初春的草场上,一户户牧民开始放牧,同时清扫自己的农场,这些迁移而来的小部落们惊奇的看着这些牧民。

    面对外来的部落,巴连衲都的牧民们显得很镇定,他们见多了这些惊奇诧异的小部落,甚至他们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心里已经升起了一股傲气:小部落牧民就是没见识,不知道我大明的厉害。

    没错,他们如今很骄傲,有很强的优越感,因为他们已经不是普通的部落牧民,而是大明的臣民了。

    他们有自己的牛羊和牧场,有自己的农庄,他们不需要向头人和首领提供牛羊皮毛,也不需要给他们当牛做马,他们还有强大的大明朝廷给他们提供保护。

    因此,他们有着优越感。

    而刚刚来到巴连衲都的这些小部落们,看着完全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景象,这些小部落的牧民陷入了迷茫和无措之中,他们还不知道怎么要融入这里。

    很快,一队打着大明旗帜的骑手赶到,而这队打着大明旗帜的蒙古骑手的领头人,却是个汉人,还是个年轻的书生。

    这是大同书院出来的生员,他如今是一片牧区的负责人,这些小部落已经被陈亚万划分到了他的牧区。

    “你们已经到了大明的领地了,放下心,跟着我来,我会带你们去定居的地方。”

    “我叫李珂,是东巴连衲都三旗的旗长,你们以后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

    这个叫李珂的旗长详细的给这些小部落的牧民讲述了他们今后生活的地方的环境,这些小部落的牧民了解到了,如今的巴连衲都有九片大牧区,他们就在东巴连衲都牧区,而每片大牧区又分十个旗,每个旗眼下有十个牧场,每个牧场就是一百顶穹庐。

    他们加入这东巴连衲都三旗后,会成为三旗新的牧场。

    纳朗是真叮部的一名牧民,而真叮部只是草原上再平平无奇不过的一个小部落。

    像这样只有百十顶穹庐的小部落,在草原上多的和杂草一样,越小的部落,在草原上越难生存。

    每个冬季对他们来说都是死亡的一次考验。

    好不容易熬过又一个严冬后,这个小部落最后选择加入巴连衲都,以求安稳的生存。

    纳朗刚随着部落来到巴连衲都,就被分到了东巴连衲都三旗,成为了三旗下的第十一个牧场。

    他们整个部落的百十顶穹庐组成了一个牧场,他们自己带来的牲畜没有被巴连衲都夺走,相反,巴连衲都不仅给他们分配了草场,在知道他们遭受了雪灾,牲畜损失惨重后,还又给他们补充了一批牲畜来。

    李珂带着真叮部来到他们的牧场,然后说道:“这片牧场,现在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