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5章 王师归来,京师欢呼!

    第0665章 王师归来,京师欢呼! (第2/3页)

怎么做,而不是单纯的空谈.

    因此,黄宗羲和黄尊素虽然是父子,但黄宗羲这个做儿子的,未来成就必定比黄尊素要高,黄尊素做了大半辈子学问,思想已经固化了,很难再改过来了.

    毕竟黄尊素浸淫了半生的儒学心学,你要他抛弃自己半生的学问研究转头从心开始,换谁谁脑袋都得炸.

    所以张好古喜欢年轻人,喜欢那些思维还没固化,还没被曾经的苦难所打倒,还有着理想,有着抱负,有着热血和无穷无尽精神的年轻人.

    张好古愿意给他们机会,给他们提供书院让他们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并给他们提供上升的渠道,他们亲身参与到新政当中来.

    因为,这些年轻人才是大明的未来,这片天下的未来.

    望着前面已经隐约可见轮廓的南京城,张好古说道:"让将士们休整一日,明日继续启程,将士安置不要麻烦百姓,由南京大营负责."

    "喏."

    当天下午,船队停靠南京,张好古也不打扰南京的官员办公,他依旧居住在船上.

    "元辅,汪总督来了."

    听着黄宗羲的汇报,张好古说道:"让他进来吧."船舱门打开,汪文言说道:"元辅."

    张好古笑着请汪文言坐下:"守泰啊,这江南的新政推行情况如何了?"

    汪文言连忙说道:"回元辅,如今江南各县县令均是大同书院出身,他们推行新政异常认真,办事果断,如今这各府各县成绩斐然,江南各地是赞不绝口,对朝廷新政很有信心啊."

    张好古点了点头:"这江南新政,是朝廷接下来的重点,你这里推行好了,朝廷才能陆续把新政推进到其他地方去."

    "除了新政,这江南之地的匠人,大多都是精工巧匠,是都是大明朝的宝贝,这匠人一定要保护好,保证他们家眷衣食无忧,让他们能安心为朝廷效力."

    汪文言说道:"学生明白,这江南行省所有精工巧匠均登记在册,各地衙门负责照料,保证他们衣食起居."

    张好古又问道:"关于西洋人的战船,有什麽眉目没有?"

    汪文言说道:"元辅,学生这段时间已经暂定了几个开海口用作和西洋人通商,也结识了一些西洋人,从他们那里也知晓了一些西洋人的战船情况."

    "如今学生弄来了几个模型,请元辅一观."

    说着,汪文言命人抬进来几个模型,张好古眯眼一看,就知道这是如今西洋人最常用的有两层甲板的炮船,或者说武装商船.

    不过这些模型也不仅仅有武装商船,还有一艘拥有三层甲板的大型战船.

    汪文言也给张好古介绍着这些战船:"元辅请看,这些炮船,两侧开口或二十四\三十\三十六,乃至四十余处,装备皆是千斤以上的红夷大铳,他们的大铳多为两三千斤,炮重力沉,一侧开炮便有穿云裂浪之威."

    "而我们的福船,却不能容纳这么多的千斤大铳,否则一旦开炮龙骨就会开裂.我们的福船,最多不过七八门千斤大铳,余下的皆是五百斤铳,乃至三百斤的威远铳,论起实力来,远逊于红夷人啊."

    红夷人,就是红毛西洋人,也就是荷兰人.

    实际上眼下能到东方来开拓东南亚市场并和大明有交流的,也就只有荷兰人了.

    张好古看着这些船只模型沉吟片刻,说道:"这些模型,本阁带走,守泰你看情况,能不能从红夷人手里买几条船,价格贵一点都无妨,大明必须要有自己的远洋大船."

    虽然如今大明已经研至出了蒸汽机,并且已经初步应用在小木船上,但在江河湖泊中航行的船只和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根本不是一回事,更何况大明眼下缺少远洋大船的建造经验.

    船只怎么造,龙骨怎么安置,整个船只的结构,都需要了解.

    你必须有了经验,才能仿造大船,不然拿什麽建造大船,又拿什麽造大明的铁甲大舰?

    又和汪文言聊了一会儿关于江南学子如今的情况,对国考的态度,对实学的态度,以及江南士绅的情况,算是对江南有了个较为全面的印象后,汪文言起身告辞离开.

    黄宗羲送走汪文言后回到船舱内,看到的就是张好古正望着桌子上那几个模型出神.

    "元辅?"

    回过神来的张好古笑了笑:"太冲早点休息吧,我再记点东西."

    黄宗羲说道:"学生还年轻,这会儿也睡不着,不如给元辅研墨吧."

    张好古点了点头,黄宗羲上前研墨,看着张好古铺开奏折悬笔停了片刻,随后写下《论海防时疏》.

    翌日清晨,船队起航,入运河,直奔京畿.

    七日后,大明京师外,无数百姓听闻王师得胜归来那是纷纷赶来看热闹.

    不仅是京师的百姓,还有原本就在顺天府的各国使臣也都赶了过来,而朱由校早早就带着群臣在城楼上等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