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2章 小冰河期将至,大明朝廷的难关

    第0682章 小冰河期将至,大明朝廷的难关 (第2/3页)

欺压百姓,让百姓民不聊生。天启皇帝大怒,带着首辅张好古,大内第一高手魏公公等人微服私访,亲赴湖北探查民情,正好碰到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一幕,当即怒打贪官解救百姓,后听闻河南水患,又立刻赶赴河南,与百姓一道抗洪救灾,直至水患结束,湖北的贪官污吏为了替自己人报仇赶到河南想要了结皇帝,面对层层官兵包围,河南总督周进勇及时赶到,天启皇帝正式脱掉马甲恢复身份...

    总之,这是非常合格的戏文,内容跌宕起伏,惊险刺激,高潮迭起,张瑞图这个礼部尚书大明次辅真的,当官可惜他了。

    张好古都在感慨,若不是这大明还没有制作电影的技术,就该让张瑞图去拍大戏,就叫天启微服私访记系列,绝对大火。

    见朱由校满意,张瑞图又说道:「皇上,臣已经命人将河南一事写在大明报里,传遍天下,想必用不了多久,这天下百姓就知道皇上是如何仁爱士民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嗯,好。」

    「这戏文啊,抓紧让戏班排练,朕可是急着看。」

    张瑞图笑道:「皇上放心,这戏文用不了几天就能出演了。」

    张瑞图在这件事上是真的用了心的,礼部,管的可不仅仅是外交,还有教育,宣传等等。

    随着新一期大明报传遍全国,随着张瑞图编撰的天启微服私访记最新戏文在各个戏班之中流传开来,各地百姓也都知道了,他们大明的天启皇帝是真的为民做主的好皇帝。

    不信你看看啊,古往今来皇帝都是万金之躯,哪有亲赴险境的?

    但天启皇帝却能在荥阳和老百姓一起抗洪,还敢跳到洪水里抗洪峰,这不是好皇帝,那什么是好皇帝?

    而随后的百姓宴上,人家还给天下百姓,父老乡亲行礼,这是大明皇帝,天下至尊啊!

    一时间,大明各地百姓对朱由校的爱戴程度直线上升。

    北方的百姓是享受到了新政的福利和政策,对此是深信不疑,而南方的百姓有些将信将疑,但通过商人的传播,百姓知道,这是真的,大明的天启皇帝就是如此的仁爱,就是一位真真正正为民着想的好皇帝。

    南方如今还没有新政,不是皇帝不推行,是下面的官出了问题。没看见皇帝一到湖北,就惩戒了那么多贪官污吏吗?

    想着大明皇帝对父老乡亲们行礼,把大明千秋社稷托付给百姓们,向着新政已经推行到了湖北,开始逐步推进,南方其他地方的百姓也是强忍着炙热的心思,皇上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再等等吧,等新政推行到他们这里,日

    为您提供大神风少羽的《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快更新,!

    第0682章 小冰河期将至,大明朝廷的难关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子就好过了。

    而这大明报给百姓带来的是希望和对朱由校的爱戴,对南方的官吏们来说无疑是一次震慑了,那些欺瞒皇帝,贪赃枉法的官员有什么下场还用得着大明报去传?

    河南荥阳那人头滚滚,整个湖北的官,在河南被砍了大半,这不仅湖北的官吏胆战心惊,南方各地的官吏谁不害怕?

    一时间,整个南方的官场风气是真的好了不少,百姓也明显感觉到日子似乎比之前过的好一点了,再联想着大明报的宣传,看着戏文里传唱的天启皇帝,百姓是更加爱戴朱由校,对如今的天启盛世也是越来越期待,越来越骄傲。

    而除了大明的百姓官吏受到大明报的影响,在大明留学的各国士子也被大明报影响颇深。

    毕竟这可是大明朝廷的报纸,上面写的不是影响大明的大事,就是朝廷的政策走向,各国学子岂能不关注?

    没看见东北的大清皇帝皇太极和大清国的文臣武将人人都是天天捧着一份大明报么:

    金陵,大明太学国子监,来自各国的留学们汇聚一堂,人人拿着一份大明报高谈阔论:

    苏禄的一名学子彬彬有礼的行礼:「诸位兄台,小弟以为,上国之所以国强民富,不仅仅是上国地大物博,上国天子仁爱士民,百姓将士岂能不效死?我等学成归国之后,若想强国,还需学习上国才是。」

    朝鲜一名学子回礼:「李兄所言极是。这新政,上国既然推行成功,我等日后可以谏言各自大王,学习新政。」

    1朝鲜边上是谁?

    东边是东夷,时不时就来一次东夷入侵,尤其是万历年间,若不是大明爸爸帮忙,朝鲜就特么要亡国了。

    直到现在,东夷还时不时骚扰朝鲜,觊觎着朝鲜土地。

    西边,那就甭提了,那可是曾经的后金,如今的大清国啊。

    大清国的八旗老爷们,如今虽然打不过大明了,但欺负朝鲜真的是稳稳的。

    朝鲜国小民衰,兵微将寡,如今再不思索图强之策,怎么在这强敌环伺之下生存?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一心一意想要朝鲜强大起来的朝鲜年轻学子们,他们可是迫切的追寻着一切可能让朝鲜变强的方法。

    朝鲜又一名学子站起来:「诸位兄台,切以为,上国能成功的,不一定在我们国家就适用,还需因地制宜,上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民生膏腴,有国本可以去实行新政,我们有这样的国本吗?」

    大城一名学子忍不住点头:「金兄所言,倒是有理,适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