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3章 绝大手笔,万世计划

    第0683章 绝大手笔,万世计划 (第2/3页)

同僚,这旱涝之灾,为何在中原,江南破坏最重,对朝廷的影响最大?”

    黄立极说道:“自然是中原和江南乃历朝历代精华膏腴之地。”

    张好古说道:“不错,中原江南之地,水网密集,良田何止万顷?又有黄河长江哺育沿河两岸,是以成为历朝历代的钱粮重?

    地,无论是粮赋还是人口,都是最多的。“如今朝廷面对的,不仅仅是这几处地方所面临的灾患问题,还有四边缺少充足人口的问题。”

    “预防灾患,无非是河道清淤,建设水库,挖掘沟渠,连通河道等等,朝廷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缓解这些问题。”

    魏广微问道:“元辅的意思,莫不是要向四边移民?”

    张好古点了点头:“魏相所言,对了一半。交祉田亩众多,当地稻种可一年三熟,可为朝廷提供足够的粮食。眼下交祉新下,想让当地更快的融入大明,移民是最好的办法。”

    “迁移交祉百姓入云贵川广之地,同时将我大明百姓迁移入交祉,把交祉彻底变成大明的两个省,这交祉的钱粮,也可以为朝廷回血,日后若有江南有灾情,可直接从交祉调粮救灾。”

    “这移民充实边关之策,只是其一,其二就是利用其如今中原和江南地区充足的人口,来发展工业,给大明方实基础。”

    黄立极问道:“元辅,如今交祉和云南不是已经开始移民了吗?””

    张好古摇了摇头:‘小规模的移民,几百,几千人,有何用?”

    “朝廷要做,就要迁移几十万,上百万人入交祉,才能将交祉彻底稳固下来。”

    魏广微又说道:“迁移百万人丁入交祉,那朝廷发展交祉需要投入多少钱?眼下还只是交祉,蒙古,后面呢,四处用钱,朝廷一年收入再多的钱,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啊。”

    张好古叹了口气:“朝廷发展不能单靠节源,单单节源,却不开流,朝廷如何发展?民生如何发展?”

    “如今朝廷百业兴旺,发展迅速,正是需要大笔投入钱财的时候。”

    “而且迁移百姓入交祉,不代表眼下朝廷就要在交祉花多少钱。”

    “交祉的粮赋可以走水路嘛。”

    黄立极一听瞪大了眼:“交祉的粮赋走水路?元辅莫不是要走海上?不可不可,此事万万不可。”

    张好古看向黄立极:“此事为何不可?黄相请直言。”

    黄立极看向朱由校:“陛下,这漕运,乃沿河两岸百万漕工生活所系,朝廷这要在交祉实行海运粮赋,那漕工们必然心生忧虑,眼下是交祉,日后南方的钱粮若也要改漕运为海运,百万漕工就要没饭吃了。”

    张好古笑道:“本阁还真有发展海运的想法。”

    “朝廷必然是要发展海运的,海运发展起来,与西洋各国交互,能给朝廷带来多少税收?海运商贸的利润,可比粮赋高多了,若海运发展起来,朝廷的金银储备翻一翻都不难,到时朝廷发行钱币,害怕没法安置漕工?”

    “至于粮赋问题,黄相啊,这朝廷眼下可以继续走漕运,但日后不能全靠漕运,不然漕运出了问题,又该如何?”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本阁的意思,让朝廷工业发展起来,在京师与南直隶之间架设起驰道,木牛流马日夜不息来往南北,这不比漕运来的安全便捷?”

    说着,张好古缓了缓口气:“百万漕工的生计,朝廷要考虑,但大明的发展,朝廷更要考虑。”

    “中原,江南,日后必定是大明工业发展的核心地方,这些地方日后都要铺设驰道,开设工厂,工业要发展,少不了人力物力。漕工没了漕运,可直接转为工匠,朝廷发展地方需要的人力物力,足够百万漕工维持生计了。”

    “交祉,朝廷的产粮地尔,暂不用考虑其工业发展,只需铺设好道路用以沟通内地即可。”

    张好古看向朱由校:“陛下,朝廷要治理水患旱灾,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方实基础,这各地工业发展起来了,朝廷有技术有能力,地方有钱有资源了;这修筑水库,挖掘沟渠,连通水系,加固河堤种种不是轻而易举?”

    “抗旱抗洪,什么准备都不嫌多,朝廷发展和应对未来的情况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这正是朝廷大发展的好机会。”

    “工业发展,才是如今朝廷第一要务,发展工业就是给未来种种情况做好准备,无论朝廷是要救灾,还是要南征北战,工业都是基础。中原,江南,人口充足,如今河南、湖北百废待兴,百姓期盼朝廷支援,这正是发展工业的好时候啊,若以此能培养出数十上百万合格的工匠来,朝廷干什么都方便的很啊。”

    朱由校点了点头:“工业发展,的确是要紧的事,师父可是有了有什么筹画?”

    张好古取出一份图纸来缓缓摊开在众人眼前,看着这幅图纸上的勾勾画画,卢象升有些迟疑:“元辅,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