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5章 太祖,成祖,复活了!

    第0685章 太祖,成祖,复活了! (第2/3页)

倭,那是有一整套方桉的。

    如果朝廷想要施行,照本宣科还是做得到的。

    但朱由校却不愿意这么做,既然东南的土绅,官吏不愿意开海禁,那就不开,你们想玩,朕有的是办法陪你们玩!

    显然朱由校是想玩死这些土绅官吏了,不然也不会只在山东和江南一线开海禁,这些地方都是已经推行了新政,有新军驻扎的,凭借驻扎守备的新军以及沿海设置烽燧,虽然短时间内出海作战不现实,但防备是绰绰有余了。

    内阁会议上,张好古也是说道:“山东、江南一线开海禁,朝廷初步开放的海港是八个,山东三个,江南五个,这八处海港允许与外国贸易,这是商务衙门定下的关税,诸位都看看。”

    张瑞图、黄立极、魏广微、乔允升依次传阅,见他们看完了,张好古说道:“如果诸位没什么意见,就这么定下了。”

    “朝廷这段时间在江南、山东、辽东各建设了一个大船厂,这船厂眼下是要建设战船给朝廷筹备水师的。”

    “敢问元辅,这水师…“魏广微问道。

    张好古点了点头:.从新军中挑选人手组建,选拔山东、江南、辽南精通水性的将士再招募一批沿海青壮,把架子搭起来,这件事,魏相不用操心了,本阁找了专人来办,先把水师衙门给弄出来。”

    “除了这些,大同和巴连衲都之间的道路也开始修缮了,这些日子大同的商人已经陆续去草原上做生意了,草原上的各部那颜也要来京朝见陛下,这件事,张相要筹备好。”

    张瑞图点了点头:?礼部已经早作准备了,草原各部那颜进京,自然是无虞的。”

    黄立极趁机说道:“说起来,这草原也是百万之民,可如今?

    偌大一个蒙古行省,官员太少了吧?”

    “不若多派些官员去?”

    黄立极的想法很明显,他想要给旧党争取一个机会,让旧党的官员去草原上表现一二。

    雅文库

    但黄立极想的实在是太好了,东林旧党,让他们党争,让他们谈时政谈国策,那绝对一个个说的头头是道,分析的条理清晰,似乎只要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大明朝必定国泰民安一样。

    但让他们真的去实际操作,那这些人可就要坐蜡了。

    这就是典型的嘴皮子功夫。

    让东林旧党去草原上主持政务?

    开什么玩笑!

    张好古毫不怀疑,若是东林旧党那些只会夸夸其谈,吟诗作对的所谓清流去了草原上,必然把如今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草原弄得一团槽!

    张好古丝毫不怀疑这些人的本事,把事情做好的本事他们没有,但捣乱搅局的能力他们一个比一个强,指望他们去草原上好好做事?

    怕不是要逼得蒙古人再次造反!

    因此张好古笑道:“草原之事,皇上和本阁早有决策,黄相就不用操心了。”

    “这东南诸事繁多,黄相还需操劳一番啊。”

    张好古的意思也很明显,东林旧党就在东南和南边好生待着,吃喝玩乐吧,别来北方捣乱了。

    真的是面对张好古的拒绝,黄立极也是无能为力,他是然有心给东林党争取机会,但如今的东林党,真是有些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指望这些只会空谈的清流,怎么能治理好朝政?

    内阁小朝会解散后,张好古坐在太师椅上也是沉吟起来,如今巴连衲都和察哈尔两片区域,目前的官员的确是不够的,起码察哈尔还需要一名和陈亚万一样的知府。

    思索在三,张好古拿出如今可堪一用的人才名单细细看了起来,良久,张好古下了调令:“调彰德府知府郑弘入京。”

    彰德府知府郑弘接到内阁的调令不敢怠慢,连忙赶赴京城。

    “彰德府知府郑弘见过元辅。”

    在内阁衙门里,郑弘见到了如今的大明首辅张好古。

    正在批阅折子的张好古见了郑弘笑道:“坐。”

    看着郑弘恭敬的半边屁股挨着座椅,张好古轻笑了两声放下笔:?彰德府的发展,本阁是看在眼里的,你干的不错。”

    郑弘连忙说道:“全赖朝廷支持,总督厚爱,彰德府民生兴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卑职不敢邀功。”

    张好古笑道:“朝廷支持河南发展没错,但彰德府发展,是你主持的,这就是你的功劳。”

    “说白了吧,本阁想给你加加担子,给你换个地方。”

    郑弘愣了下,随后说道:“请元辅下令吧。”

    张好古一听忍不住笑了:“不问问本阁想把你调到哪去?”

    郑弘说道:“朝廷有需要,卑职就去,不问去哪。”

    点了点头,张好古说道:?如今蒙古两片区域,巴连衲都,察哈尔,每片草原都有着数十万的牧民。”

    “本阁想让你去担任察哈尔的知府,负责起察哈尔数十万牧民的生计来,你若是不愿意,本阁可以给你换个地方。”

    郑弘没有犹豫:“卑职愿意去。”

    实际上,郑弘还真没多少选择的权利,张好古都直言要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