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8章 二十万打四万,优势在我啊!

    第0878章 二十万打四万,优势在我啊! (第1/3页)

    崇祯朝自有国情在,

    不是那曾经的天启朝。

    天启朝时走私被抓住那是满门诛绝,九族都给你扬了。

    可崇祯朝?

    士绅豪族,官宦勋贵,谁不走私?

    天下谁人不走私,天下谁人又不通共?

    真以为崇祯朝断绝商贸,重开海禁吗?

    错!

    那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东南沿海的海贸船只数不胜数,北方边关和草原辽东的马车货车更是日夜以继。

    按理说,如此繁华的商贸往来,崇祯朝每年会有很多税收吧?

    但实际上崇祯皇帝一分钱的税也收不上来,因为这些全是走私!

    本来朱由检还是能收商税的,但自从他下旨废了新政新法又禁了商贸海禁后,那他就一分钱的税也收不上来了,钱都让下面的人占了。

    拿如今的浙江来说,湖州的温家、平湖施家,哪个不是走私贸易的大户?

    为什么他们这么有钱?

    为什么他们走私还没人管?

    还不是因为浙江党如今的顶级大佬内阁大学士温体仁和施凤来就是湖州和平湖人?

    至于为什么没有杨嗣昌杨阁老的杨家,那是因为杨阁老是湖广人,海边离杨家太远,但这不代表杨家就没有别的生意,沿着长江上下,这条大河带来的金银可是把杨家给喂得饱饱的。

    如今这湖州温家,平湖施家,还有那湖广的武陵杨家,哪个不是地方一等一的豪族世家?

    朝廷顶级大佬,又是浙江帮和湖广帮的带头大哥,温体仁、杨昌嗣和施凤来在朝廷的地位越来越重,他们的家族也愈发的兴旺。

    而这只是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大明的朝廷有多少官员?

    中枢有六部,六部的侍郎们,御史台的御史们,还有监察院,詹事府...

    这些中枢三品四品的大佬们哪个家里没点生意?

    所以说,崇祯朝自有国情在此,哪怕是他朱纯臣身为成国公,要养活一大家子也不容易啊,朝廷给的田亩是一部分,自己做生意又是一部分,越是身居高位,花钱的地方越多啊。

    这种事无可避免,毕竟国事归国事,生意归生意,国家大事那是皇帝的,又不是自己的,可生意赚的钱那可都是自家的啊。

    朱纯臣坐在中军大帐里,思索着那已经被送上菜市口当作替罪羊砍了脑袋的原山东巡抚王顺义,要不是他丧城失地,也不至于会有山东六府沦陷,衍圣公府也不至于被一网打尽,王顺义该死!

    最最最主要的,是根据朱纯臣从山东得到的消息,薛濂似乎本意打算以关隘坚守待援,也是王顺义等人逼着薛濂主动出战的,似乎和山东的军需有些关联。

    照此来看,王顺义死的真不冤,甚至是罪有应得。

    原本山东只沦陷了三府,薛濂已经组织起了十万大军拉出了战线和周遇吉对阵,这个时候只需要凭借朝廷源源不断提供后勤,薛濂完全可以耗上几个月,把周遇吉拖得人困马乏了,朝廷大军再一举出击!

    可惜,王顺义这贼子害的朝廷不仅丢了山东,还损失了十几万大军,连带天下读书人的根都被刨了!

    如今竟然轮到自己来堵这个大窟窿,这个大窟窿是好堵的?

    “国公爷何故发愁啊?”

    朱纯臣抬头看去,来人是抚宁候朱国弼。

    都是姓朱,自然也就被朱由检依为纯臣,可纯臣也不纯啊。

    尤其是朱国弼,昏庸无能,好大喜功,夸夸其谈尚可,但真才实干少得可怜,属于绣花枕头一包草,看着光鲜,实际上啥也不是。

    但是当下无论是朱由检还是朱纯臣,都没看出来啊,毕竟朱国弼是忠勇之后,有一表人才,谈吐不凡,看上去就是胸有韬略之人。

    不然朱由检也不会委任朱国弼来辅助朱纯臣,就是打算让朱国弼历练一番后能独当一面,实际上也是存了让朱国弼去负责甘陕差事的心思。

    这点朱纯臣也清楚,所以见是朱国弼来了也难得给了好脸色:“抚宁候坐吧,本都督正在为战事而愁。如今大同贼将周遇吉正带着十几万虎狼在山东虎视眈眈,随时可能进犯直隶。陛下要我们在山东消灭贼寇,务必不使贼子流窜...”

    “若按照原本战略,有阳武侯在山东牵制,我等随后赶来形成兵力优势,又兼贼兵人困马乏,足可取胜。可眼下贼兵连胜两阵,士气大增,又兼占据山东之地利,此战不好打啊。”

    朱国弼则是豪言道:“不过区区十几万贼兵尔,我大明天兵必可将其碾为齑粉!”

    “国公,那山东的卫所兵尤其能与朝廷的京营精锐相比?如今国公提京营十万虎狼,又有晋、豫、冀、徽与直隶援军,手握大军二十万,为何不能与贼将争锋?”

    “我虽不才,但也敢将十万众平山东!”

    将十万众!

    上一个这么豪言的人是大明开国大将军,开平王,常遇春。

    不过常遇春是真的可以率领十万大军纵横天下,至于朱国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