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三伯”典故

    第二十六章 “三伯”典故 (第2/3页)

一位是萧玉华,随后是萧丛之妻白玉,岳席之妻赵氏。对面的三个位置是其他几位夫人。

    外面的宴席则是在园中,桥上,厅中。女孩子们都安排在了园中,岳锦秀为了不让人看出来她和徐清阳关系好,特地没有挨在一起。

    姑娘们的顺序是按照其父亲官职大小排列,两人中间只隔了一个人。

    这时香菱附在徐清阳耳边,“姑娘,您对面坐的那位穿着橘色衣衫之人,就是萧家姑娘。”

    徐清阳抬眼望去,见萧兰心安安静静地坐着,宛若一幅画,让人看了就移不开眼。

    “这容貌,真是好绝色。”

    殿内,菜品已经上的差不多了。崔皇后看了看几人,说道,“每年都能和各位相聚,真是本宫一大幸事。”

    赵氏说道,“承蒙皇后娘娘不弃,也是妾身们的荣幸。”

    两杯酒后,崔皇后看着几人不免想起从前,言语中多了几分憧憬的味道,

    “本宫第一年的千岁,你们就都在。那时大家都还是青春年华,如今孩子们都大了,这容颜也消散了。”

    众人也都想起年轻时的时光,不免陷入了沉思。

    “当年,张昭可是名满天下的才女,却芳年早逝,让人惋惜。”

    见崔皇后伤心,白玉立刻出言宽慰道,“娘娘,今日是公主的及笈,莫要想这些不开心的事了。”

    崔皇后这才回过神来,“是是是,本宫啊一看到你们这些旧人,就爱想起那些往事。谁叫咱们几个,是一路走过来的呢。对了,本宫记得张昭那女儿,今年也应该十岁了吧。”

    “母后好记性,清清今年刚好十岁。女儿还记得,幼时清清随徐老来宫中,小小的人长得玲珑剔透,可爱至极。那之后清清总会进宫陪女儿”

    “去,把那孩子叫来给本宫相看相看。还有岳家的,萧家的两位姑娘一起都叫过来,本宫记得她们年岁都差不多。”

    得到命令后女官快步来到园中,找到几人,“徐姑娘,岳姑娘,萧姑娘,请三位姑娘随下官走一趟,皇后娘娘召见。”

    三人起身,留下各自的侍女在原地,跟着女官去了。这时,在萧兰心旁边的位置上,一个女孩子暗暗不平。

    她是左丞相之女,名唤常心。

    她的母亲也是一品夫人,正是为公主系香囊之人。不一样的是,她这位母亲是续弦,也是陛下的赐婚。

    而她却是左丞相前夫人之女,这位续弦不爱交际,不喜言谈。或许是因为不满赐婚,这位夫人对皇后也冷冰冰的。

    因为不熟络,以至于崔皇后常常忘记这人的存在。她的膝下只有一子,故而常心依旧是左丞相的唯一嫡女。

    因当家主母性情冷淡,下人们受其影响,也都规规矩矩的。偏偏常心年幼丧母,上无兄长下无姊妹,内心极度缺乏关爱,便更希望能得到关注。

    原本常心以为,自己仗着继母的位分,也能得皇后召见,却不想她这般无用。

    再看徐清阳三人,拜见崔皇后后,便站在大殿中间。萧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