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内院谈机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内院谈机密 (第1/3页)

    刘承敏被周氏引着进入内院,刚一进门,院子里满是婆子丫鬟忙碌着。

    随着大嫂做的事情多起来,家里使唤的人也不知不觉的多了起来。

    看到二爷来了,院子里的婆子丫鬟们停下手里的活计,纷纷低头敛衽。

    “大嫂呢。”

    “夫人在里间。”

    金钏儿笑道。

    刘承敏收到了大哥的书信,所以要和大嫂问一问,确定些细节上的情况。

    秦可卿让人请二爷到外间落座。

    刘承敏跟着周氏进去后坐了下来,没有一会儿,丫鬟们就递上来茶水,点心。

    帘子里传来秦可卿的声音。

    “除了周氏,晴雯,其余人都出去吧,切记看好了小乾。”

    随着话音落下,婆子丫鬟都退了出去。

    刘承敏喝了一口茶,没有碰点心,看着些许妇人推出去的身影,整理着脑海里的思路。

    金州大部分的主将,文官都去了石城岛。

    冯胜之,赵缑用……

    文官中品级最高的冯胜之,是朝廷内阁认可的从五品文官,由一个举人到如今的成就,冯胜之十分的感恩大哥。

    但是作为读书人,他一样对朝廷感恩戴德,在金州任劳任怨,谨慎的办差。

    例如武官中品级最高的赵缑用,原先就是挂辽东都司卫指挥佥事的从三品武官,如今已提拔至正三品。

    不管是朝廷,还是辽东经略史鼐,包括自己跟着大哥出海前,都没有想到大哥会扩展的这么快。

    出海麾下才八百名的一名小小的备御,不到三年里,先后光复了金州,收复了镇江。

    其实如果只是如此,也并不算什么,几万兵而已。

    北镇的辽东节度使李达祖,他北镇的地盘也不算小,因为扼守辽西门户,旗下兵力最高达到十万人。

    后方锦州调度辽东的辽东经略史鼐,兵力最高也有七万人。

    虽然前年被蛮族大败,辽东节度使李达祖兵力降到三万,这两年里重新恢复到了五万兵。

    金州同样也有五万兵,而且还以兵饷不足的名义,主动散兵一万人,也才四万人。

    所以金州的实力并没有引起朝廷额外的猜忌,只不过因为大哥能打胜仗,才在京城里名声极大。

    根据大哥和贾府的书信中,得知令朝廷担忧的反而是金州四十余万人口。

    整个辽西也才三十余万民众,且分到锦州,北镇各地,又和山海关相连,不像金州孤悬海外。

    按照贾府的书信中写的,朝廷现在挺为难。

    因为辽东是卫所制,和关内不同。

    内地是以府县管理地方,而辽东因为形势需要,是没有府县的,也就没有知府知县这些官员。

    辽东的管理是卫所制,辽东都司其实本质上,也是一个军事的机构。

    也就是说,金州并没有什么违制的地方,不过是按照常例而已,朝廷没有前例可依,除非要改旧制。

    改制可不是那么轻易的。

    没有正当的理由,是不好随便更改的。

    强行改制,那就要认可金州四十余万民众,就要设立官员去治理,需要运物资来救治这四十余万民。

    如今辽西走廊的锦州,北镇和金州,三地合起来成为了一个吞金巨兽,每年耗费朝廷的物资合计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