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贾琏的红颜知己(第一更求订阅)

    第二百五十八章 贾琏的红颜知己(第一更求订阅) (第1/3页)

    “三爷最近出门少,这几日一步未出门了。”

    现在的大头目桂勇,看着躺在摇椅上,显得懒洋洋的陈德言,忍不住劝道。

    陈德言倒是感到浑身的放松。

    京城不易。

    入京几年下来,搅尽心力周旋于各方势力,难得有闲暇的时光。

    回想起以前,彷佛是上一辈子的事情。

    “出门惹人嫌啊。”

    虽然说的话难听,可是陈德言仍然一脸的怡然自得,并没有因为目前的形势而忧虑。

    金江镇延伸在外的势力,只要大哥在,就没有什么影响。

    不管朝廷的非议,还是勋贵的不满。

    桂勇劝了一句,见陈德言照旧如此,也没有继续过多的劝戒,他对自己很清楚。

    自己就是三爷的打手。

    陈德言想了想,觉得还是要去见一见贾敬。

    他不想去贾府讨没趣,各家勋贵也不愿见他,所以无能为力,索性选择了偷闲。

    三爷吩咐了要出门,手下们准备了马车。

    轻车熟路。

    陈德言再一次来到了跑了无数回的山观。

    贾政得太上皇恩典,外放学政,贾母带着命妇入宫,和元春答谢圣恩。

    太上皇一步步开始稳定权势,手段极为的缓和又不可抗拒,国内朝局好像都没有怎么变动,极其的波澜不惊。

    京城到底是太上皇的京城,忠顺王考虑一二,参考了刘一儒,史鼎的建议,决定出京,亲自拉拢稳固地方人心。

    作为弱势的一方,也只能被动的应对。

    看上去太上皇胜券在握,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地方。

    无血脉。

    且年老。

    所以不知道多少人仍然暗中投注,乃至两边下注的人更是不可计数。

    如果太上皇再来一场大病,那么可能局势就大为反转。

    顺利的见到了贾敬,贾敬彷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仍然向陈德言讲述目前京城的拘束。

    看上去并没有因为大哥拒绝送子入京,而心生怨气,仍然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

    陈德言想了想。

    “就和我大哥怕被擒贼先擒王一个道理,既然太上皇如此弊端,为何不直接废掉皇帝呢。

    只要解决了皇帝,太上皇不就是绝了后患吗。”

    贾敬摇了摇头。

    人心难测,也怕人琢磨。

    贾敬琢磨半辈子。

    “世间之事岂有十全十美,大好的江山到底是太上皇的祖业,他年轻时因为无子嗣。

    所以对权势非常的看重,一切都要抓在手中。

    遍观历史,没有自己血脉的君王,大多都没有好下场,以太上皇的智慧,当然深知。

    如果是十年前,太上皇一定会这般办。”

    贾敬被迫闭关多年,半辈子的时光都被浪费,一生无法舒展志向,可以说做了半辈子的牢房。

    这座山观就是一个大牢房。

    他是个智慧的人。

    不是琢磨当年为何自己失败,就是琢磨太上皇,乃至琢磨贾府的未来。

    贾府是开国一门两国公。

    勋贵的旗帜。

    勋贵不会眼看着贾府灭亡,这是勋贵的人心,更是为了对抗崛起的文官的打压。

    只要贾府不在勋贵中失去人心,贾府也不对皇权造成威胁,那么贾府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