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收复

    第三百一十六章 收复 (第1/3页)

    义州城。

    一座被放弃的城池。

    城门被破坏了,城墙也都是断壁残垣,到处都是被烧过后,留下灰闷闷的印记。

    城池里面的屋舍,大多坍塌,让人无法行走,要攀爬跳跃。

    蒙古台吉们和大周辽西守军盟誓,共同对抗蛮族,此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般,散布到了草原各地。

    义州城原来的大周的,后来被蛮族攻破,落到了蛮族的手里。

    在义州城刚被攻破的时候,蛮军全力围攻北镇。

    当时很多草原上的牧民,得知义州城外遗留的物资,大着胆子赶来想要运回去。

    结果突然被蛮族军队痛击,不但没有得到想要的物资,反而留下了不少的人命。

    以致于去年年底,蛮族突然离开了义州,长城外的蒙古牧民们,却仍然不敢来空无一人的义州城。

    不过现在形势不一样了。

    得知讯息后的牧民,想要赶在大军前,来搜捡一番,能不能得到一些可用之物资。

    门板什么也是好的。

    不可计数的牧民,站在残恒之上,四处眺望着,寻找内心觉得值得开挖的地方。

    有的牧民在义州城忙碌了一番,什么也没有找到,还有更加胆大的牧民,尝试去北镇碰碰运气。

    以三岔河分界。

    一边是辽东,一边是辽西。

    蛮族虽然占领了辽西的北镇,义州,锦州等重城,但是考虑后勤以及防御等因素。

    虽然打下了这些地方,却并没有投入力量维持。

    忠顺王没有到任之前,残余的辽西守军,连最靠近的锦州城都不敢驻守。

    锦州城破,各地兵堡被毁,担忧蛮族复攻,只在锦州城墙上插上了大周旗帜。

    更不谈更远的义州,北镇等城池,连去插旗帜都不敢。

    忠顺王到任之后,考虑形势,北镇和义州没有收复,但是门口的锦州城还是能收复的。

    对于辽西守军收复锦州,蛮族并未作出回应。

    且从去年年底,蛮族反而彻底放弃了北镇和义州,人口全部迁移回了辽沉。

    这些地方如今都是空城。

    忠顺王来辽西不久,才熟悉了辽西的军情民情,对蒙古的台吉们没有打过交道。

    在宁远关外,和蒙古各部落盟誓,共同对抗蛮族,并赏赐了大量的钱财。

    贾鉴所向蒙古做出的承诺,忠顺王并没有否认。

    他带领总兵刘英,赵雍,参将李坚,游击将军程之信,守备朱振杰,宁隆雄,辽西守军万余人。

    从宁远出发,途径锦州,并巡视了广宁右屯卫城,最后北上经过十三山驿,闾阳驿。

    然后就接触到了蒙古人。

    乌济吉特部,翁吉喇特部,扎鲁特部,巴约特部,巴林部,哈喇慎部,敖汉部,拱兔部等。

    喀尔喀各部落,察哈尔几部。

    大台吉粆花,煖兔,粧南,图岱都喇勒,伯要子,额伯革打皇台吉,罕孛罗势,歹青等。

    小台吉钟嫩,桑噶尔齐,王达子,赖蟒,獐兔,额伯革,打大成,孛儿败,伯言儿,抽扣儿等。

    众多的部落,从各自的部落出发,有的赶到了义州,有的赶到了北镇。

    加上自发跟来的牧民,总之方圆百里之内,都是乱糟糟的。

    忠顺王见状,懒得再浪费大军体力北上,但是又联系不到该联系的太吉们。

    最后还是贾鉴找到了几位大台吉,然后联络各自的部落民众,最后才逐渐汇聚到了双台子河的盘山。

    光集结就浪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北镇往下,蛮族占领多年的三岔河西的众多兵堡,今年年初也都主动放弃。

    忠顺王带领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大量的失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