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分裂

    第三百四十三章 分裂 (第1/3页)

    代善领着两红旗回守海州,东胜堡,东昌堡,古城屯这一带的兵堡,加强了兵力。

    忠顺王带领的辽西军,和蒙古联军,本来就战心不高。

    辽西军才万余兵,蒙古部落联军却高达六七万骑手,主客实力颠倒,反而有求于对方。

    蛮族在前方打了败仗,开始撤军,而他们骚扰后方,得知蛮族主力回撤,越发驻足起来。

    甚至有蒙古部落担忧蛮族反攻,选择了撤退。

    不光是蒙古部落如此,忠顺王考虑再三,竟然也选择了从牛庄驿退军三十里。

    周军都撤了,其余的蒙古军更不会不好意思了,撤的比辽西军更远。

    代善知道穆隆额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轮到自己,所以迅速的在海州一带,布置新的防线。

    两红旗都是跟他多年的老人,虽然战事不利导致军心低落,但是他的军令,仍然畅通无阻。

    海州城。

    多年前,被金江军的前身金州军,成功偷袭过一次,导致父汗进攻北镇功败垂成。

    代善领着自己四个能帮他打仗的儿子,岳讬,硕讬,萨哈廉,瓦克达。

    父子五人巡视海州城的一段城墙。

    城墙上替代的两红旗军兵,每一处守将,代善都熟悉,一起喝过无数回的酒,喝醉了后,双方就会称兄道弟。

    一副醉态,没有尊卑上下。

    岳讬,硕讬,萨哈廉,瓦克达四名兄弟,脸色自豪的跟在父亲的身后。

    看着父亲拍打守将的肩膀,显示了父亲在军中的威信。

    岳讬,硕讬两兄弟,是代善嫡福晋的儿子,萨哈廉,瓦克达则是代善继福晋的儿子。

    还有其余的几名儿子,代善并没有带出来。

    现场的四名儿子中,最小的瓦克达,都已经二十几岁,与金江镇的平辽侯,年龄稍微小一点。

    平辽侯从军八年,自己最小的儿子,也跟着自己打仗六七年了。

    想到此处,代善才猛然醒悟,平辽侯竟然如此的年轻。

    因为对方的成就,往往导致忽略他的年龄,以致于突然想起后,才越发令人惊叹。

    父汗用了一辈子,才打下如此基业,抱着遗憾而去世,平辽侯却只用了不到十年。

    自己父汗的本事,代善十分的清楚,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而平辽侯就算有才能,又如何这般不到十年,就做下这等让人无法置信的基业呢。

    细观这些年来,代善只能想到顺应天命四个字。

    犹如自己的父汗。

    所以代善停下了脚步,看着城外,莽古尔岱的正蓝旗正行军,经过海州城。

    正蓝旗后,就是皇台吉的中军了。

    自己是他们的大哥,应当为他们断后。

    代善回头,看着自己身旁,神情中有一丝忧虑的儿子们,露出了笑容。

    萨哈廉,瓦克达见到自己父亲的笑容,虽然诧异,却并不怎么奇怪,惟独岳讬,硕讬两人。

    他们许久不见父亲的笑容。

    岳讬,硕讬和父亲的继福晋关系不好,甚至发生冲突,导致几兄弟之间关系也很僵硬。

    而代善也不满他们,所以他们才亲近祖父,亲近皇台吉。

    “我们父子坐下说说话吧。”

    代善露出温和的语气,在一处墩台坐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