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葛藟的哭泣

    第三百五十章 葛藟的哭泣 (第1/3页)

    金州城外小山上的寺庙,又修葺了。

    唐清安故地重游,面对笑脸相迎,一脸谄媚的和尚,露出一如既往的温和。

    他的身后跟着林如海,往山顶闲逛而去。

    林如海看了眼身后的寺庙,心中默默的摇了摇头。

    虽然这片不起眼的寺庙,背后大有来头,但是此地的主持,并不是很灵光的样子。

    例如修建寺庙,挑选这个时候,真不是好主意。

    金江镇的百姓很苦。

    唐清安知道百姓的苦。

    宗教就是在精神上,安慰百姓的苦,让百姓承受这些苦,等待来世的善报。

    现在还不是时候,至少在分田之后,让百姓的生活好起来。

    林如海是朝廷的流放之罪臣,但是金江镇上下,早已忘记了他的身份。

    凭借他的才能和治理经验,已经获得了金江镇官员的认可,为明年的分田,以及即将设府之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各地的官员,已经开始奔赴金州,唐清安带着林如海,逛着这片能眺望金州城的山。

    同样的凸起之处,每次看山下的城池,都会有新的变化。

    作为辽东的政治中心,金江镇的文武官员,都在此安家,加上工匠军民。

    已经是一个二三十万人口的大城。

    “任何能兴起的势力,必当法令一出,则莫不遵守,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事。

    《仙木奇缘》

    当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事时,必定不是兴起之势力,而是积弊日厚,人心不古,政令不通。”

    唐清安感慨道。

    林如海知道将军的感慨来自何方。

    前番金江镇刚出炉的,放在国内的环境,是不近人情的条令,不可能落到实处。

    而金江镇却毫无波澜的遵守,没有引起一丝的涟漪。

    唐清安不如林如海,随地可捡起古今事,以此比拟之,但是唐清安有自己的想法。

    他平辽侯的身份,同样令林如海不敢随意评论。

    林如海沉思后,笑道。

    “犹如大宋开国。”

    作为一方势力的领袖,唐清安要从高层建树,竖立新风,也希望听到更多才人的建议。

    林如海的论道,唐清安听得认真。

    “面对周围各方联合绞杀的局面,更有北方大辽虎视眈眈,仍然能南征北战,统一中原。

    大辽盘踞万里,因为积弊,被金国取而代之,夺去一半大宋之地。

    当金国内部矛盾重重,积弊显现,则被蒙古代之,最后灭掉不想改变的南宋。

    所以前番得知将军的政令,虽然听起来严厉,在下却不担心无法施行,因为我对新生的金江镇有信心。

    金江镇能兴起,必定是政兴人和,才有兴盛之势,以此便利,政令一出,当然是各地遵守。”

    “哈哈哈。”

    听到林如海的话,虽然有拍马屁之嫌,却也不无道理。

    唐清安既然敢做出如此的禁令,当然有他的把握,多少贴合林如海之言。

    此事虽然大,却并不难解决。

    倒是金江镇将要进行的大变革,虽然看上去更加的轻易,却是牵动全局的大事。

    因此值得唐清安最大的重视。

    林如海到金州,他的才能和经验,为金江镇提供了足够多的指点,避免可能的弯路。

    辽东是卫所制度。

    已经证明了,军队管理地方是不行的。

    哪怕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