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子腾的拉拢

    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子腾的拉拢 (第1/3页)

    “西宁堡,确认在金江军手中?”

    忠顺王的声音中,满是不可置信,还有一丝的气愤。

    “虽然没有打出旗帜,也自称是北镇军,但是经过探查,的确是金江军的士兵驻守。”

    程之信肯定的回复。

    闻言。

    忠顺王眯起了眼睛。

    金江镇的平辽侯入朝鲜,和朝鲜谈论的事情,他虽然不知道,但是猜也猜得到。

    肯定是关于联合出军对付蛮族的军事行动。

    金江军各部频繁调动,如此大的动静瞒不了人。

    “李长松安敢如此。”

    李长松虽然抵达北镇,但是无兵无粮,所有军需都由山海关出,经过辽西走廊。

    其中大半的物资,被忠顺王扣下。

    换做其他人不敢如此肆意妄为,但是忠顺王敢,也这么做了。

    “李帅急于光复家族实力,不以国事为重,估计他早已派人和平辽侯联络过。

    而且他的妹妹,嫁给了平辽侯的结拜义弟,现在金江镇的总兵刘承敏。

    两家关系本就非同一般,对于北镇节度使,我们不可不防。”

    图门沉声说道。

    他原来是长安原守备,因为贾府王熙凤的出手,导致其子的婚事被废,独子不甘受辱自杀。

    贾府势大,没有把图门这位小小的守备放在眼里,可是图门却一直记得。

    为了复仇,他思来想去,认为唯一的机会就是忠顺王,因此投靠了当初还被太上皇提防的忠顺王。

    结果他赌对了。

    可惜,贾府势力太大,哪怕忠顺王已经揽权,也无法轻动贾府。

    所以图门一直暗中等待机会。

    而平辽侯,是贾府的姑爷。

    图门虽然嘴上没说,却对忠顺王对付平辽侯之事,出谋划策出了大力。

    忠顺王敌视平辽侯,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图门的警示,也占了部分的原因。

    “京城中,平辽侯拉拢了贾府,史府,王府等勋贵,地方上,又拉拢了锦乡侯府。

    平辽侯心机叵测,布局深远,所图必当盛大。”

    图门的话,让一旁的程之信侧目。

    程之信投靠了忠顺王,却不像图门,在对于平辽侯之事上,如此的激烈。

    金江军的强大,是摆在眼前的事实,真的逼反了平辽侯,朝廷能不能应付还真难说。

    忠顺王知道图门的仇恨。

    皱眉沉思起来。

    要如何压制金江镇。

    自己前番学平辽侯的手段,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势力,想以此困绝对方。

    计划中和蛮族停战,甚至结盟,拉拢草原部落,出使朝鲜等等。

    可惜棋差一着。

    自己在京城败,处处跟着败。

    和蛮族的结盟以失败告终,草原部落虽然答应互保,却不同意出兵对付金江镇。

    出使朝鲜的使者,也被朝鲜恭恭敬敬的送回,认为上朝不应该苛刻功臣。

    图门说的没有错。

    金江镇是很强大,可再强大,也顶多和当初的蛮族一般势大,而且目前还不如当初的蛮族军威。

    当初的蛮族全占辽东,周围大敌皆归顺,林丹汗也远遁而去,周边只有辽西守军一个敌人。

    现在的金江镇,周边还有蛮族大敌,还有草原部落的中立云云。

    宁愿让金江镇成为当初的蛮族,糜烂辽东,而且辽东本不在朝廷的手中。

    也不可继续让其和国内紧密联系,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促使其越发的壮大。

    这才是忠顺王接纳图门之策的原因。

    想法虽好。

    可惜人心不古,太多人的心中不以国事为重,只想着自家的权势。

    “程之信,你替我去告诉李如松,西宁堡他如果不收回来,就别怪我对他不客气。”

    图门虽然是自己的亲信,在辽西不显,程之信是本地将领,适合此事。

    “金江军动作频频,大战将起,而蛮族势弱,不可不帮,我大军出西宁堡,威胁海州,以此让平辽侯不敢出军。”

    西宁堡在北镇,还是金江军手中,两者造成的形势完全不同。

    程之信领命而去。

    带上几名亲卫,骑上马匹,从锦州城出,一路快马加鞭抵达北镇。

    前明设北镇,大周承袭后,设北镇节度府,成为辽西的前头堡,是当时东北地区最高的军政机关。

    百年后,物是人非。

    势头超过北镇,新设的辽东都司,随着贾雨村的行为,也名存实亡。

    取代北镇和辽东都司的,分别是忠顺王还有平辽侯。

    李长松在破败的城墙上,看着城内尽是断壁残垣,大火焚烧过后的残迹,心中悲痛万分。

    辽西光复后,因为物资有限,忠顺王主要修葺锦州,广宁右屯卫城,以及大凌河堡等。

    北镇因此而荒芜。

    “李帅,程之信来了。”

    “他来干什么?”

    “说奉忠顺王之命前来。”

    “既然是公事,那就公事公办吧。”

    李如松冷漠的说道。

    北镇未覆灭前,京城的锦乡侯府,每到年节时分,辽西将领送的礼物络绎不绝。

    犹如甄家,粤海将军等,年节也会送礼到贾府。

    虽然他没有见过程之信,却知道此人。

    因为此人也是送礼名单中的一员。

    作为嫡长子,锦乡侯府的继承人,李如松对名单中的人,记得清清楚楚。

    如果是私事,哪怕不满忠顺王,李如松也会热情的迎接,但既然是公事,则另当别论。

    “李帅。”

    程之信被人迎入大堂,见到上方端坐的年轻人,立马猜到对方就是久闻大名的李长松。

    “程游击请坐。”

    李长松笑道。

    落座后,程之信把忠顺王的吩咐详细的告知。

    程之信投靠了忠顺王,当然以忠顺王要办的事情为先,不会因为旧谊而影响。

    让出西宁堡之事,被忠顺王发现,李长松面色不变。

    他就是故意这么做的。

    忠顺王卡他的兵,卡他的补给,他不能反抗忠顺王,却可以挟金江镇自重。

    “我初到北镇,朝廷为我募的新兵,因为辽西薄弱,留在了当地,北镇地广,无力皆守。

    所以金江军帮助协守,以免蛮族侵扰,忠顺王应该能理解我的苦心。”

    程之信看向李长松,欲言又止。

    作为本地将领,哪怕他是辽西一系,也和当年的北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自家的祖上,就曾在北镇效力。

    “程兄,你当年送给我的那匹宝马,我很喜欢。”

    李长松突然改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