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败之地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败之地 (第1/3页)

    桂勇的看法,引起了谢友成,冯胜之等人之间的争议。

    陕西的民乱,是否真的平定,乃至是否能牵制朝廷的精力,甚至推翻朝廷。

    他们谁都无法确定,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太上皇时期,国内的形势同样危急,甚至被俺答汗围困过京城,还有两广的民乱,云贵的作乱,边军的叛乱云云。

    不也是熬了过来吗?”

    冯胜之认为朝廷足以应付陕西的民乱,不过也认可谢友成所言,至少能牵制住朝廷对付金江镇的精力。

    贾鉴却迟疑。

    朝廷是否还有余力,可以压下新复起的民乱。

    谢友成原负责机密,后来负责军司,更多的从军事着想。

    “如果真如桂勇所担忧之事,朝廷万一采取了陕西乡绅的想法,屠戮流民以绝后患,形势就不好判断了。”

    几人之间的争论,唐清安看在眼里,没有一丝的动摇。

    这些年。

    自己一直有可以借鉴的事务,所以他每每都能准确的踩在正确的,关键的节点上。

    出海带领数百兵,打败了强大的蛮族。

    现在。

    眼前的几人,心中很忧虑。

    和当初他出海前一样。

    在金陵的时候,哪怕是二弟刘承敏,也不愿相信他,不过因为兄弟情义,所以舍命陪他入辽东。

    当时。

    没有人相信他。

    出海前。

    所有人嘴上称赞他孤勇,心中却认为他必将失败,但是他的举动,能为朝廷赢得时间。

    他们不傻,其中很多聪明的人。

    但是他们不知道未来形势发展的关键节点。

    自己虽然知道。

    但是一路也很谨慎,每一步都走的很沉稳,必定先判断出事务是否和自己记忆中一样,确认后才会行出一步。

    不管是对付蛮族,还是控制朝鲜,乃至接触蒙古。

    都是慎之又慎,认清了形势,结合自己脑海中的记忆,才会踏出关键的一步。

    现在。

    又到了人们开始忧虑的时候。

    因为金江镇的形势,有了新的变化,需要应对的是大周,更有他要趁机插手的日本。

    日本太强,国内更大。

    谢友成不认为目前的时机,是适合引起日本敌视的好时机。

    但是谢友成不懂。

    现在才是插手日本局势最好的时机。

    等错过了这些年的时机,经历了德川家族三代之治,人心稳固后,介时才更无可能。

    哪怕目前的日本,正进入闭关锁关的时候。

    唐清安也想要出手,寻找机会打破日本的平静,因为介时的日本,会进入人口激增的时代。

    而且现在的日本,有几个节点可供他布局。

    最重要的一个节点之一,就是当前第三任幕府将军德川家光,要不了多久,退入幕后的父亲去世,大权稳固。

    会立刻出手对付他的弟弟德川忠长。

    第二代幕府将军德川秀忠,他想要把幕府将军的位置,传给三子德川忠长。

    此事是当年,在日本国内人尽皆知的事。

    并且德川秀忠已经做准备事项,将要把他喜爱的三子,德川忠长推出前台。

    结果。

    让德川秀忠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他还活着的父亲,早已退入幕后的,第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出手了。

    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