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种情

    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种情 (第1/3页)

    那天晚上,贾环就发起高烧,迷迷湖湖地躺在床上说胡话,不省人事。

    第二天,烧得更加厉害,既不吃,又不喝,只是似睡非睡的,时不时大声叫嚷,把被褥踢蹬得通通地响。

    他叫嚷起来的时候,又像和人打架,又像痛楚呻唤,听不清说些什么。

    隐隐约约谁谁不得好死,定要什么云云。

    贾探春慌忙下再也顾不得其他,连忙派人去请动军学堂的张友士。

    此人得知是夫人所请,立刻就出发。

    抵达平辽侯府,一通忙碌后,让人从他的家中,取来一罐密封的坛子。

    打开后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众人望过去,只看得见绿油油的汁,令人恶心。

    “这东西不会吃死人吧?”

    人们怀疑说道。

    张友士抚须仰头,也不说话。一旁的周吉,连忙呵斥了众人一番,亲自来喂药。

    周吉知道像贾环这种外伤,最怕的就是流脓。

    如果有了这种情况,十个里头九个半活不了,属于一只脚踏上了阎王殿的境地。

    现在不提张友士的名气,就算随便来个人说能治,也要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这泡的是蒜?”

    舀出来一碗后,周吉捏着鼻子,诧异的问道。

    张友士笑着点点头。

    ……

    过了几日。

    “好了?”

    唐清安听到周吉的汇报,一脸的惊讶。

    周吉不敢怠慢,深知此物的厉害,所以晓得告知将军,必定能引起将军的重视。

    “用的什么东西?”

    “大蒜。”

    “大蒜?”

    “一种特殊手法泡制的大蒜,绿色的汁。”

    唐清安询问一遍后,沉吟起来。

    难道是大蒜酵素?

    抗生素,青霉素是人类划时代的药物,据唐清安所知,没有后世的设备,是很难提取出来的,而且也不好保存。

    可能有土办法,但是唐清安并不清楚。

    相应的还有大蒜酵素。

    大蒜中的大蒜酵素,具有消炎消肿、抗菌,降低血压、降低血脂、降低血糖和防止癌细胞的多种功效。

    但可不是代表着,人们整日吃大蒜就能有类似的作用,作用微乎其微,反而吃多了会中毒。

    想不到答桉的唐清安,直接让人请来了张友士。

    不久。

    “张先生。”

    “将军。”

    张友士满面红光的看着将军,早知道将军会召见他。

    唐清安看着张友士的模样,内心极其的感慨。

    论医术。

    中医虽然是经验学,但在当下的时代,此人的医术可以说一览众山小。

    如此人物,追求却不在医术一道上,只把医术当做官梯,实在是暴殄天物,浪费了一身的天赋。

    “请坐。”

    “谢将军。”

    见张友士落座后,唐清安让人奉茶,两人寒暄一番,然后唐清安开门见山,询问治疗贾环的是何物。

    张友士没有隐瞒。

    原来他去年回老家祭祖,经过一间寺庙,发现寺庙中用大缸泡制此物,缸中呈黑汁,引起了他的好奇。

    经过请教得知,是寺庙的救人良药。

    于是张友士又问主持方子,主持当然不愿透漏。无奈离开寺庙后,张友士又询问周边的百姓,才得知寺庙救活的人并不多。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有效,但是效果不大。

    到底是方子无用,还是和尚们没有用对方法?回到金州后,张友士就一直在摸索,竟然被他摸索出了门道。

    “首先选择无破皮、蒜头硬实的紫皮大蒜。然后剥蒜,也没什么技巧的,细心一点,把蒜剥的光滑点就行。”

    听到张友士的话,虽然他还没有说完,唐清安已经确认,八成是大蒜酵素。

    张友士见将军听得仔细,越发的精神起来。

    他一把年龄了,真不是为了自己,不过是想要为自己的儿子,多积攒一些底子。

    毕竟他们家是半路加入的金州,不像金州的老人们。

    而且儿子近些年,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只能他多辛苦一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然后拣出有伤疤的、坏掉的蒜瓣不用。用小刀在蒜瓣的底部和顶部薄薄的削去一层。”

    说道这里,张友士停顿了下,加重了语气。

    “这一步很重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