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绝唱

    第四百九十三章 绝唱 (第1/3页)

    平辽侯此人,向来不可以常理推论。

    忠顺王冷着脸。

    刘英,赵雍等作为下属,在一旁陪着笑脸,心里越发的感叹,忠顺王越来越不好伺候了。

    他们这等武夫,最怕的不是官员。

    官员表面再严厉,最终还是由他们武夫来带领军队,文官也不过是指挥他们罢了,难道还能越过他们,亲自去指挥士兵不成。

    但是勋贵不同。

    勋贵本来也属于武夫,更何况忠顺王身为一个王爵,更是勋贵中的勋贵。

    所以在辽西,忠顺王驻守的时间越久,把众武夫压的越死。

    辽人守辽土。

    给了辽东将门成为军阀的土壤,但是忠顺王的作用,就是打破了他们的梦想。

    “拈花希望和我们联军,共同与金江镇作战。”

    听到忠顺王的话,在场的众人纷纷低下头,在此事上面,没有人愿意出声。

    生怕多说一句,最后沾染上责任。

    同金江镇作战。

    拈花疯了。

    没疯也是活够了。

    没有人愿意陪拈花做出疯狂的举动。

    同样的十万之数量的军队,有的军队可以用来定鼎天下,有的军队还不够骑兵一次冲杀。

    金江军是哪一种?

    在场人的人明显认为是前者。

    把众将的神色收为眼底,忠顺王暗自叹了口气,心中对辽东的局势,只感到灰心。

    如果忠顺王是个行事激烈的人,他可能会答应拈花的想法。

    可是他不是。

    能在太上皇手底下,帮助侄儿皇帝稳固地位的王爷,绝对不是外表所表露出的狂妄的人。

    犹如当初他用一个戏子,外人只看到他对贾府的咄咄逼人,只有明眼人才晓得。

    忠顺王轻而易举破了贾府一层门面,砍掉了贾府的一截旗帜。

    类似的举动,忠顺王谋划了很多。

    反而如果硬碰硬,他早就在太上皇的大势下失败。

    “喀尔喀各部愿意帮助拈花,他们都同意出兵吗?”

    总兵刘英试探的问道。

    赵雍等人闻言连连点头,根据众人所知,喀尔喀草原的反应倒是奇怪,竟然没有人愿意帮助拈花,反倒是劝戒拈花的有不少。

    如此风声,越发证明金江镇如今的影响力有多么的巨大,也可以看出金江军的实力之强。

    不战而屈人之兵。

    也变相的说明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也。

    “拈花在草原上几十年,他的威望无良,只要他表明态度,相信很多人还是会追随他的。”

    图门出面为忠顺王解围说道。边说,边示意看了眼岳讬和硕讬两兄弟。

    随着蛮族的被消灭,岳讬和硕讬两兄弟,在辽西的地位也越来越尴尬。

    目前忠顺王作为两兄弟的依靠,两人是万万不敢得罪忠顺王的,只能硬着头皮说话。

    “拈花本部实力就不弱,加上其余诸部,说不定兵力还会超过金江镇。如果我们辽西军帮助拈花,说不定就是打败金江军的好机会。”

    打仗什么时候以人头来算输赢了?

    这种话从口里说出来,岳讬都感觉脸红。

    在场军职最大的刘英,赵雍,两位总兵并没有搭理岳讬,显然对他的话不放在眼里。

    忠顺王见状,无奈放弃了心里的打算。

    如果辽西不能出兵,他希望拈花也能耐住性子,至少等两年,先看看情况有没有新的变化。

    以忠顺王的眼光看来,如果没有新的变化,拈花执意出军,只能为自己带来灭亡的下场。

    如果拈花消亡了,以后的辽东,更加无人可制。

    想到未来的局面,忠顺王无法不忧心忡忡。

    解散了诸人,忠顺王派了亲信图门,亲自去草原上的乌济吉特部,见杜愣洪巴图鲁拈花。

    图门快马加鞭,轻车熟路。

    带着一行人,亲自找到拈花。

    近些年来,在忠顺王和拈花的努力下,辽西和喀尔喀诸部,日益亲厚起来。

    当年双方紧张的局势,早已丢到不知名的角落去了。

    又想到去年的时候,拈花还对自己嘱托,要如何如何与辽西保持和睦。

    按照拈花的原话,这是为了双方百姓的好。

    对于拈花,图门多年来,并没有因为对方是个蒙古人,就感到疏远,反而敬佩对方,是难得的智者。

    但是这一次拈花的举动,让图门看不清楚用意。

    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