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朱标的九九六(4000)

    70.朱标的九九六(4000) (第2/3页)

夜,除了远处河水中的蛙鸣,便是巷子口随处跑的野狗吠着。

    蒋瓛安静的坐在院中树下。

    “你想去国子监吗?”朱元璋静静躺在枕头上:“或许咱可以和蓝将军说一说,让他帮你改改户,去国子监可以长进很多。”

    周乾躺在里侧,道:“我自然想去国子监,只不过刘三吾说他要先去请示朱皇帝才可以。”

    “那就等几日。”朱元璋翻了个身背对着周乾道:“你是舍不得你的那个农学社?”

    周乾轻叹一声道:“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但人往高处走,能入国子监对我也是好事,等消息吧。”

    “对了,那你便等三日,咱估摸着应该可以。”

    周乾点头,今日的疲惫让他觉得十分想睡觉,闭着眼睛很快进入梦乡。

    房间角落里的蛐蛐声很响,朱元璋用胳膊碰了碰周乾,却听见均匀的呼吸声。

    在宫里,只要他入寝,女史们帮他脱衣的脱衣,洗脚的洗脚,在这里就是自己入睡,却也挺有意思。

    “小子,咱实话告诉你吧,其实我是你爷爷,咱就是朱重八。”朱元璋侧过头看见熟睡的周乾,帮他掖了掖被角,缓缓的睡过去。

    ……………………

    文华殿。

    朱标将山西干旱的奏疏最先批阅出来,随后便是其他琐碎。奏疏有一半是京城中官员每日问好的话,千篇一律的谁家又做了好事,谁家儿子是有名的大孝子。

    他勉强在文华殿坐着,处理完要紧的事情,便起身走几步,站在殿门口看看星星。

    其实皇宫就那么一片儿天,也看不到什么夜色,值守的武将一拨拨的过来又一拨拨的过去。

    这几日朱标批阅奏疏,便有不少的大臣过来上奏慰问。

    昨天还在改奏疏,朱樉非要给他找一位名医来,说给他切切脉,那人察觉到后,便诱导朱标自己说出身体的状况来。

    见有人想窥探自己隐私,朱标怒火心中起,将那人赶了出去。

    今天早晨,老四燕王又把一个庆寿寺的和尚带来,和尚名道衍,自称是杏林世家,一双三角眼,黑黄的面皮看的朱标不舒服,

    朱标不想拂了兄弟的心意,便让他切脉。

    自然是什么病也没有,朱允炆送他们出去。

    朱标有些困,不小心将旁边的一摞奏疏撞翻,值夜的内侍立刻进来帮忙捡奏疏。

    捡着捡着,朱标便看到一本蓝玉上的奏疏,这才想起来前几日蓝玉跟自己说过些话,拿起奏疏翻看起来。

    蓝玉在奏疏说,燕王在北平王府用的东西有些僭越,车舆仪仗几乎与皇帝的一般无二。

    又说有人看见燕王府上常有紫气飘着,王府里聚集着不三不四的人,让朱标防备朱棣。

    朱标拿起奏疏,走到旁边的宫灯出点燃奏疏,内侍很快将灰烬清理。

    他知道上次蓝玉和朱棣因为马匹的事情有些不合,这样说总有些攻击燕王的嫌疑。

    朱标从小带着朱棣,知道朱棣待他很恭敬,他坚信朱棣不会有什么害自己的嫌疑。

    才将秦王朱樉的事情摆平,他现在不希望再出现什么王的案子,兄弟之间这一点还是信得过的。

    起身到了侧殿,内侍给他准备的塌在这里,朱允炆已经在旁边睡着。

    这孩子倒是很孝顺,每晚都要过来陪着自己,经常帮他洗脚,就连内侍管的痰盂便盆,这孩子都接过来。

    但朱标却脑海里浮现出上次和周乾说话时的样子,自己告诉他哪些事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应该信任怎样的人,小心什么样的人,利用怎样的人,惩罚怎样的人,该如何收服人心,那孩子听的十分专注。

    朱标踏进侧殿的脚步又收了回去。

    去年他还告诉朱允炆,多去和陛下身边的人亲近些,在陛下面前说话有分量的翰林院学士也多去走动,尤其是刘三吾。

    只是允炆这孩子似乎心思根本就没听进去,他也只好放弃自己的想法。

    “父亲。”朱允炆醒来,看到门外的朱标,忙起身道:“父亲为何不歇着。”

    朱标道:“政事繁忙,民刊月册还没有整理好,你皇爷爷吩咐我的事情要去做。”

    大孝子朱允炆站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