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三章 手伸得真长

    第一一四三章 手伸得真长 (第1/3页)

    陶光明暗暗拍胸脯:呼,好险,还好我的熟人都在国内。不然以后不但被李文军那混蛋赶得全国跑,还要全世界跑。

    李文军说为了督促这两个人好好干活,让季青烟和喻明洁每天跟他们打电话,重要的是,结尾要让孩子说:“爸爸快回来,我好想你。”

    然后季青韬和唐兆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三天一个大学,两天一个研究所,一周换个城市的到处窜。

    最后两个人都在两个月内骗到,啊不对,说服了,名单上的一个人来“文军实业”。

    当然,这里面也有左博文和钱卓林两夫妻打电话游说的功劳。

    因为作为“文军实业”的第一批学者,他们的话是最有说服力的。

    不过最最关键的,还是李文军有钱又大方,还名声在外。

    按他的说法:用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

    拉什尼科夫那边改制完成,现在已经完全是一个私人的钢铁公司了。

    按照李文军跟拉什尼科夫的约定,他要往MMK派工人和技术人员。

    他们两个商量了一下,第一次先派两百个工人过去。工资按照mmk公司相应级别技术人员水平。

    李文军跟涟市和株市的钢铁厂对接了一下,他帮忙联系外派。

    作为交换条件,两个钢铁厂要协助他在“文军新城”下游建特种钢厂。

    这个钢厂以后运营生产完全由“文军实业”自主进行,株市涟市的钢厂不能插手,只在李文军有需要协助的时候,来提供帮助。

    两个钢铁厂都很踊跃,毕竟派人去MMK工作是绝佳的免费培训学习的机会。

    再说现在国内情况这样,那边帮忙解决这么多就业,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由两个厂各选出一百精兵强将,分成两组。

    钱卓林听说要派人去MMK,不顾高龄,兴奋得非要跟着去。

    李文军好说歹说劝不住。

    左博文安慰他:“没事,有我跟着。”

    李文军心里叫苦不迭:啊喂,老师,你年龄也不小了啊,你去不是加了保险,是风险加倍啊。

    最后李文军许诺说尽快把自己的特种钢厂搞起来。他们两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