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你自己决定吧,到底是报警还是私了

    第242章 你自己决定吧,到底是报警还是私了 (第1/3页)

    毒死十三只羊?

    听到这消息,姜白也来了兴趣,搬着小板凳靠到父亲身旁,侧耳倾听起来。

    “老舅你先别急,你跟我说说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父安慰了一下,同时打开手机免提。

    紧接着,一个苍老中带有几分慌乱和疲惫的声音从手机听筒传了出来:

    “事情是这样的……”

    姜父的老舅,也就是姜白的舅老爷,名叫赵福顺,家住溪马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家里有几亩地,种着土豆、玉米、小麦之类的农作物。

    今年老天爷还算照顾,风调雨顺,粮食水果啥的收成都还不错,眼瞅着就到了秋玉米丰收的季节。

    但是吧,烦恼也随之而来了。

    同村有个叫“马二刚”的人养了几十只羊,经常会把羊赶到山上去吃草卧地。

    吃草很容易理解,这个卧地呢,就是让牛羊啥的在地里排泄,这可是天然的养分,能让土地更加肥沃。

    碰巧赵福顺有一块地就在出村不远的道路旁边,马二刚放羊的时候会路过这条道,他的羊经常会跑地里去吃玉米。

    就为这事儿赵福顺没少找马二刚理论。

    可没用啊。

    马姓是溪马村的大姓,全村超过一半都是马家人,而赵福顺早些年是作为上门女婿来了溪马村的,老伴儿在的时候还好,这老伴儿走了,他一个外乡“嫁过来”的,在溪马村也就没有了能依靠的人。

    而且赵福顺的儿子早些年出意外去世了。

    他一个孤寡老人,眼瞅着都七十了,而马二刚正值壮年,孰强孰弱还不是一目了然。

    后来实在没办法了,赵福顺就往自家地里扔了些沾有农药的玉米粒,以此来防止自己的庄稼遭到啃食。

    结果把马二刚的羊毒死了十三只。

    “军儿啊,你说这可咋办啊,十三只羊啊,我去哪弄这么多钱赔给他……”

    赵福顺急得都快哭了。

    姜越军声音沉稳的说道:“老舅,伱先别着急,我现在过来找你,钱的事儿我来解决。”

    “好好好,那我在家里等你。”

    “嗯。”

    说完,姜父挂断了电话。

    冲着厨房方向喊道:“玲儿,咱家有多少现金啊?”

    “咋啦这是?刚才我没听明白,是老舅出什么事儿了吗?”

    姜母端着回过锅的面从厨房里走出来,询问道。

    “是啊。”

    姜父点点头:“毒死同村十三只羊,估计挺麻烦的,我先拿点钱过去。”

    “家里没多少现金,我把卡给你,去取点钱带上。”

    姜母一点都没犹豫,把面放桌子上,便迅速走进房间拿银行卡。

    姜白上小学那时候,因为不是城镇户口,需要每学期缴纳几百块的“借读费”。

    搁今天,区区几百块钱不算啥,但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是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是赵福顺借钱才让姜白一家渡过难关,不然姜白可能连小学都没办法上。

    后来两家一直走得挺近的。

    现在他遇到麻烦了,姜父姜母自然不可能不管。

    “爸,我跟你一起去。”

    姜白随便扒拉了两口面,擦了擦嘴说道。

    罗大状也站起身说道:“我也去看看,说不定有帮得上忙的地方。”

    “好。”

    事不宜迟,三人拿了银行卡便立刻出发,直奔溪马村。

    ……

    溪马村。

    大马路小旮旯都装了路灯,路面也都是硬化过的,跟以前那种深一脚浅一脚的土路绝对是两种景象。

    现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农村,各家各户也都弄得有模有样的。

    高围墙,铁大门那是标配,条件好的修个二层小洋房,条件差一点的也会把老房子重新翻修一下。

    家里电器什么的也都很齐全,别的不说吧,这空调热水器,电视洗衣机啥的肯定缺不了。

    不少人家院子里还停着小汽车呢。

    这在十几年前哪敢想啊,那时候有个小三轮儿都算有钱人家了。

    但就在这欣欣向荣的新农村里,却有一个简陋的小院子,跟整个村子显得格格不入。

    低矮的围墙,破旧的大门,房子也是几十年的砖瓦房。

    这个就是赵福顺的家。

    几十年前,溪马村差不多家家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