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复社名士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复社名士 (第1/3页)

    最前面这群人,个个一身绸缎,满脸富态,都是士绅模样。

    他们身后跟着一个个侍从。

    看到赵诚大军到来,一个士绅抬手示意一下,立刻有一群人举着一个个牌匾上前:

    “千古赵将军,夺得胡儿马!”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为国分忧。”

    “忠君报国。”

    “……”

    一个个黑色的牌匾上,书写着红色的大字。

    赵诚的眼睛眯了眯。

    如果换做一般武将,归来之后看到万民相迎,送来这么多牌匾,肯定会万分高兴。

    但赵诚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强地发展得很好,工厂在建设,人口越来越多,显然这几个月从山陕一带招来了不少流民。

    但是,却出现了让赵诚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士绅们盯上这里了。

    这些士绅,赵诚大部分都不认识,也有认识的。

    徐光启面带微笑,站在最前面。

    一群士绅,俨然以他为首。

    徐光启可是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在京城也是大佬,来到强地,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士绅之首。

    李记粮行的少东家李良才也在,不过,他站在人群中,位置很不显眼。

    簇拥在徐光启周围的,都是一些衣着光鲜的士绅。

    其他人自觉不自觉地,跟他们拉开一定的距离,似乎对他们很敬畏的样子。

    这些士绅占了最好的位置,并且习以为然。

    其他人,就连来根叔也站在了一边。

    来根叔原本应该是强地民政的一把手才对,但是,士绅在不知不觉间,不但扎根进来,而且连来根叔也排斥了。

    这让赵诚面沉似水。

    留守的赵春发则是带着三千士卒,列着整齐的方阵,等待着赵诚的检阅。

    一张张年轻的脸庞,看着赵诚的目光中都带着狂热的崇拜。

    看到这些士卒的时候,赵诚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有他们在,士绅们是无论如何也翻不起风浪来的。

    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个道理,士绅们似乎还不太明白,还没有深刻的体会。

    因为大明自从土木堡之战之后,勋贵集团几乎被一网打尽,之后,就开始走上文贵武贱的道路。

    以至于现在,文官集团完全看不起武将们。

    他们有共同的利益,相互勾连在一起,连皇帝都不敢随便触动这个集团的利益。

    在强地,又开始有士绅集团的出现了。赵诚不知道这是无意形成的,还是有人故意形成。

    但是,大军在握,赵诚就不怕。

    大不了最后,以血屠收场。

    士绅们……最起码强地的士绅们,显然还没有意识到他们面临的状况。

    赵诚率先走向强地军的队列,对士绅们送来的牌匾,视若无睹。

    士绅们的脸色,顿时都是一僵,就连徐光启,也是轻轻皱了皱眉头。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一个一身儒袍的中年男人一脸愤怒。

    “这个姓赵的,无视我们也就算了,阁老大人在此,他竟然也敢无视,先去跟那些武夫打招呼,这分明是不把阁老大人放在眼里,是对我们的羞辱!”

    “麟士先生说得!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一定要跟他理论一番!”

    “……”

    一众士绅,都是义愤填膺。

    “麟士,诸位,不可放肆!赵大帅历来重视士卒,重视工匠,这是他的习惯。”徐光启比较淡定道。

    “那怎么行!阁老大人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跟姓赵的一般见识,但是,咱们必须要替阁老大人讨个公道,找姓赵的要个说法!”

    那位叫做麟士的一举胳膊,义愤填膺。

    赵诚听到那边的鼓噪,但是,完全无视,继续跟赵春发等聊着。

    “队列整齐,士气高昂。不错!”

    赵诚先点头,赞扬一番。

    “一切都有赖大帅思想的指导!”

    赵春发站正了,后脚跟一磕,啪地一声,行了一个礼。

    “姓赵的!我来问你,你把阁老大人放在一边不管,却来这里跟这些武夫相谈甚欢,你这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