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庶子的春天

    第三百二十一章 庶子的春天 (第1/3页)

    “怎,怎么会这样?”彦良被狄仁杰话语里包涵的巨大信息给惊呆了,他目瞪口呆的看着狄仁杰,竟然忘记了翻看书信。

    “公子您先看看信吧!”狄仁杰提醒道:“时间紧迫,您须得立刻做出决断!”

    “嗯!”彦良忙不迭拆开书信,细看起来,待他看完了书信,叹了口气:“怎么会这样?叛军的首领竟然是当初向我宣誓效忠的武士,他们要我尽快返回难波京!狄先生,您觉得应该怎么办?”

    “看信中说的,叛军首领起事的原因也是因为田地争讼!”狄仁杰道:“这个先放到一边,公子,您要回去吗?”

    “那是自然!”彦良道:“毕竟我是倭国大王,国中有乱,我岂能不回国?”

    “好,既然要回国,那就有两件事:第一谁接替您镇守新城?第二桩,您回国要带多少兵马?”

    “镇守新城那就交给薛老将军!他是国中宿将,威望深重!至于我回国嘛?为何要带兵马,难道会有谁对我不利?”彦良问道。

    “恕在下直言,公子您还是带着薛老将军去倭国的好,如今正处多事之秋,还是少一些麻烦的好;至于兵马,眼下国中有乱,元骜烈乃是国之重将,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您不觉得有些蹊跷吗?”

    彦良听出了狄仁杰的弦外之音,他点了点头:“狄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那您觉得要带多少兵马前往?”

    “兵马不需要多,步骑两千便够了!不过里面要有一千精骑,倭人那边的战马不及辽人雄壮,骑士多用弓矢,冲阵起来便不如了。至于新城这边,可以选用沙吒相如,此人原是百济降将,便是想做些什么,也指挥不动本地军将,沈法僧反手便能将其平定!”

    “好,便依照狄先生说的做!”彦良点了点头:“那此番回国,便请狄先生与我同行,也好诸事求询!”

    “谨遵公子命!”狄仁杰躬身道。

    ————————————————————————————

    陕州。

    天子的仪仗如同一条由锦缎、黄金、白银交融而成的璀璨河流,浩浩荡荡的涌向陕州城,其长度足足有四五里长,由左右羽林军、随行的宫女、内侍、大臣、王公贵族,以及侍候他们的大批奴仆、车辆、牲畜组成。凌冽的北风拍打着队伍行列中的无数旗帜,汇成一片彩色的长河。

    行列里有许多王文佐熟悉的面孔,他能够叫出不少人的名字,但更多的人只是有印象,却已经叫不出名字了,他只能感叹自己已经老了,若是在百济和倭国时,自己在临战前可以喊出一个个士兵和军官的名字,甚至说出他们曾经在哪里,何时立下战功,而现在已经做不到了。

    “三郎!”从龙辇里走出来的那个年轻人,发出熟悉的声音,王文佐赶忙翻身下马,向其跪拜行礼:“臣王文佐叩见陛下!”

    “平身!”李弘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上前几步,抓住王文佐的手臂,上下打量了一番,叹道:“此番平乱,爱卿老了不少,着实是辛苦了”

    “为国效力,实乃臣的本份!”王文佐拜了拜,站起身来:“京城动荡,宫闱惊变,烦劳陛下忧心,实乃臣之过!”

    “罢了!”李弘面色微变,他叹了口气:“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就不要再提了。三郎,朝中之事着实离不开你,你何日回朝中,主持朝政?”

    王文佐没有想到天子竟然问的如此直接,他犹豫了一下,答道:“漕运之事,尚未整饬完毕!臣还要——”

    “不是有伊吉连博德卿吗?寡人记得过去就是他主持的,现在依旧交给他便是了!”李弘打断了王文佐的推脱:“你是大唐的栋梁之材,若被漕运耽搁在这里,着实是屈才了!”

    “回陛下的话,伊吉连博德现在不在军中!”王文佐苦笑了一声:“倭国出了点事,臣让他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