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学历

    第三二三章 学历 (第3/3页)

变锋。

    这样的执笔运笔,在外人看来是‘野路子’,但在专家眼中却是正宗的‘东晋笔法’,是美伦美奂的‘晋韵’。就如同踏准节拍,翩翩起舞一般。

    这其中的繁杂变化,非大行家很难体悟其妙。

    ‘笔法’历来是书家的‘不传之秘’,只在师徒父子间相传。

    传说中笔法的传承途径是:蔡邕笔法得天授,然后传给崔瑷和蔡文姬,文姬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再传给了王羲之...

    就杜守义这笔法,他还敢说自己没师承?难道他和蔡邕一样,‘得天授’?

    算了算了,下回找到他师父再狠狠告一状。现在嘛,不管了...

    不过小半天时间,杜守义这三个字已经被几位大老深深记住了:未来书画界必有这位‘晋韵正法传人’一方天地,而且这天地还大得很,...

    回到厂里已经快四点了。杜守义回小料房看了看,然后熘达到了医务楼。

    “今天没什么事吧?”

    “有的。”任医生说完,把记录本递了上去。她现在对杜守义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据她对象讲,自从她公公得到杜守义的主席诗词手书后简直如获至宝。他亲自送去装表,然后天天捧着看,时不时还要临摹一番,那感觉就像‘着了魔’一样。

    “只有两家,还行,我下了班去看看。”杜守义把地址记下后说道。

    “您这个五一节有空吗?我对象的父亲想邀请您赴家宴。”

    杜守义不喜交际,更刻意想和文化界保持距离。

    他拒绝道:“五一节我没空啊,你也知道我有个小诊所,节假日正是最忙的时候。再说,我大哥也要从SJZ回来探亲,实在不好意思了。”

    “哦,没什么。”...

    文化界的饭他是一口都不想吃的,以后连美协他都想少去。至于落不落埋怨?他们都自身难保了还来得及想这个?

    晚上,杜守义坐在灯下,回想起了午饭时聊过的话题。

    午饭时童理事说他的作品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有人参观完后找主办方打听,有人写来信件询问,都是在问哪里能多看到一些。

    工人书画展是这样的情况,那《画报》呢?恐怕现在《画报》编辑室里,应该有几封关于他的群众来信了吧?有群众来信就好,群众喜不喜欢是评判书法的一条重要‘标准’!

    说到这儿要扯些题外话了。书法有评判‘好坏’的量化标准吗?没有。字是没办法评论好坏的。要看群众喜不喜欢,收藏家认不认可。

    当年欧阳先生要设立‘书法博士’时,启功先生是明确反对的。他老人家的意见是:书法没有博士一说,就是因为没有标准。

    启功先生说得没错,欧阳先生做得也没错。

    书法不设‘博士’,那书者们的职称待遇怎么解决?工资、奖金、评级、分房,一步差步步差。难道有志书法就该低人一头,餐风饮露?

    有人说该向市场要饭吃。这就有点不了解事物发展规律、无视社会现实了。

    前文讲过,书法家以前不靠卖字为生,都是另有职业的,那时当然可以不用在乎‘书法学历’。

    但‘书法’职业既然已经被细分出来了,就有了专职书法家。他们被纳入了社会评价体系后,学历问题就必须解决了。毕竟书法研究者也是要恰饭分房的。

    当然,这是杜守义在‘情满世界’里胡说八道,和现实世界没一毛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