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章 永宁里

    036章 永宁里 (第1/3页)

    神策大军定于七月中旬开拨,只剩下一个月的筹备时间。

    整个京师都忙碌了起来。

    军器监负责,工部协同,除征集名册上的匠户外,征用了城内所有生铁、铁铺和工匠,开始日夜不停地修补和锻造兵器。

    三司使负责,户部、仓部协同,紧急核算各库房内的钱财粮饷,移交城外左神策军大营。

    户部另协同京兆府,向各县派发徭役,征召民夫,调用畜力,先行运送粮草辎重入子午关。

    锻造兵器倒还好解决,左神策军向来不短缺装备,此番出征,只是重新打磨一下,或再多造些箭矢、枪头、革囊、毡装等消耗**具,且长安城云集四方货物,军需类物品和原材料自不在少数。

    征调粮草和劳役可就麻烦得多。

    长安城内不缺货物,可缺粮。自大唐立国以来,关中的粮食便主要靠四方征调,如今朝廷断了四方赋税,也从根本上断了粮食的进项,唯有把各地藩镇献来的贡品再通过各种渠道(官方渠道基本崩坏,主要靠民间商人转运)贩卖到各地,再转成粮食运入京城。一去一回,导致京城粮价高涨,目前市面上的粮价高达百钱一斗。此次朝廷大肆采购粮草,又必定会引发粮价再次高涨,整四万左神策大军,加之蜀道艰难带来的转运消耗,当真是一个无底洞。

    经过几年的修复,长安城内既周边县地人户有所恢复,可其中大多为流动人口,加之新户册迟迟未能修订,征发民力也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当户部的吏员对着名册去招人时,十有八九那一户人家早已是家毁人去,查无可查;剩下一两户尚健在,可再一查,要么新入了神策军籍,要么拿到了某个寺庙的度牒,均不在徭役范围之内……

    同时,外镇京城周边的左神策军各营接到神策军府调令,陆续向京城汇集,他们大多驻进了大和门外的左神策军大营,使得那里一时人满为患。

    本就驻在长安以南的鄠县、蓝田、子午关三地的外镇左神策军则不用回京,直接入子午关南下汉中,提前与杨守亮的兴元军汇合。

    ……

    ……

    与外面的忙碌喧嚣相比,永宁里内依旧安静。

    刘季述、西门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