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章 多大的仇和恨

    076章 多大的仇和恨 (第1/3页)

    杜让能等三宰臣递来的牓子上。

    第一条。

    止废内枢密院。

    “永泰始置枢密院。初,掌受朝臣及四方表奏、宣达圣谕,以宦者任之,体制崩坏,亦由此肇始……

    “而后领上下两院(或称东西两院),机要之重皆得参预,凡承受诏旨,出纳王命,无所不预。

    “至杨复恭、刘季述等,贴黄于堂状后,指挥公事,宣付中书门下施行,其权任已侔宰相、凌君上,旷古未有……

    “枢密院不废,阉祸不止,朝廷永无宁日。唯圣君明断。”

    李晔没有丝毫迟疑,直接提笔批了“准”。

    即便宰臣们没有提出止废枢密院,他也会批示下去。

    内枢密院建立的背景,是唐代相权过大,宰臣们于中书门下或政事堂形成的决议,便是天子也很难驳斥,往往天子下达旨令还得竟宰臣们集体商议后通行。于是唐代宗首置内枢密院,将天子与宰臣隔开,通过枢密院来上传下达政令,从而将权力集中于天子之手。

    然而,内枢密院设立还能有一个背景,那便是宦官势力已然坐大,如今又添了内枢密使之职,从一开始,内枢密院的职能便不止于上传下达、传递簿书。宦官们借此执掌禁军、照管机务、传达诏令、出使监军,等等,已然将其发展成封闭皇权、操控朝堂的工具。

    杨复恭凭着内枢密使之职,能于堂状后贴黄,也即是说,政事堂宰臣们商讨出来的决议,他能代替天子批示,想想就令人害怕。

    可实际上,杨复恭发明“帖黄”,还是因为当今天子李晔太过勤政,常常于宰臣面谈机务,才逼得他这个内枢密使不得不帖黄。

    回想懿宗、僖宗两朝时,内枢密使们何需如此麻烦。

    他们可以轻易地将禁内与外朝隔开,让天子不得过闻外朝政务,更别说各地方的事务了。

    比如,乾符年间,正好是王仙芝、黄巢起事那一年,蝗虫肆掠河南、关中等地,各地奏疏上呈朝廷,请示治理蝗灾,时任内枢密使田令孜将这些奏疏全部压了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