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章 大朝会

    079章 大朝会 (第3/3页)



    “如此君臣不相负,大唐再兴虽赊必及。”

    “圣上圣明!”……

    “臣等必不负圣君!”……

    看到场中百官神色激越,信誓旦旦,声浪一层盖过一层,李晔再伸手一招,安心落座。

    接下来官员们纷纷出列,踊跃发言。

    都是痛斥阉党的种种罪状及赞颂天子扫除阉祸的英明果断等,不一一赘述。

    有李书楼之称的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李磎当众诵读他熬夜写就的《论阉祸》,洋洋洒洒两千多字,历数至中唐而来百余年的阉人祸乱,比之为跗骨之蛆,将百官的情绪推至高潮。

    大诗人李商隐的外甥、右谏议大夫韩偓也不甘人后,当场赋诗一首:“一扫阉祸澄宇内,九天阊阖耀中国;龙尾楼台迎晓日,鳌头宫殿入玉楼……”

    除此外,另有不少官员纷纷上言惩除朝内外阉党余孽,除贼务尽。

    李晔只令礼官收下他们上呈的牓子,并不做任何批示。

    这种面相外朝的朝会,一般都只是礼节性的君臣会面,象征意义大于实质内容,真要决断事务,得回内朝延英殿。

    未至午时,酷日当头,李晔便提前解散了今日朝会。

    并从禁内臧库出资部分绢帛赏赐给每位官员,算是对他们今日奔波的一点慰问。

    场内又是一片歌颂天子圣明声。

    ……

    ……

    随后至延英殿。

    殿内原有八位宰臣,如今杨复恭离京,西门重遂和刘季述被诛,孔纬养病在家,崔昭纬因亲近刘季述被赋闲,只余下杜让能、张濬和刘崇望三人。

    有趣的是,这三人也并未向天子再引荐他人入殿,以填补殿内的空缺。

    毕竟殿内人数越少,他们发出的声音便越响亮。

    这未必便说明他们有专权的念头,至少,当他们向天子面奏一个观点时,再不用像以前那般先得应付大量的反对声音,争吵个没完没了。

    李晔也未提出再引人入延英殿。

    等处置完禁内之事和神策军,他下一步便要重组朝堂,其中就涉及到延英殿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