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章 谁能擒得王行瑜,谁可为邠宁节度使

    111章 谁能擒得王行瑜,谁可为邠宁节度使 (第1/3页)

    今日行里。

    距梨园寨只剩最后四十里。

    除上午的那个小意外,其后再未遇见邠宁贼兵,李晔说不上这时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只是心里忐忑不安。

    他安慰自己,这都是自己吓自己,第一次出征心里没底罢了。

    不信,瞧瞧他身边的孙德昭,一路上畅谈各种军旅见闻,丝毫没大战在即的紧张。

    李晔几次忍不住想问,马上到梨园寨了,还未见贼兵主力,你就不担心他们突然杀出来吗?

    最后没问出口。

    他是天子,怎可表现得不如一个将领?

    而且他也知道孙德昭会如何回答。圣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了再说,何需提前忧虑……

    入夜前,停驻在一个叫瓠口的地方。

    这里另有一条人工水渠自泾水出,向东贯通洛水,修建于一千多年前,彼时的修筑者已逝去,而它却至今仍川流不息,灌溉着这片土地上的代代百姓,名郑国渠。

    李晔可没有感慨历史兴亡的时间。

    他只站在郑国渠旁眺望了几眼,心想这些利国利民的水利工事仍在,这里的土地也依旧肥沃,却要因人为祸患让百姓受苦,让国家凋敝,岂不悲哉。

    这时留守营帐的左车儿来报:杨军使到了。

    即将开战,因而李晔将前后军的都指挥使们都召了过来,大家一起商议。

    康承业已早于杨守信达到。

    李晔入帐时,张濬、康承业、孙惟晟、邓筠等人正向杨守信道贺。

    这一幕和谐的场景,让李晔又增了几分信心。

    李晔入座后,先让杨守信将今日战事分享于众人。

    原来,是一伙游荡的邠宁士卒,被玉山军游奕骑卒发现,随后杨守信亲自领精锐杀去,不出一刻便全歼了这伙邠宁兵。

    众人听罢,再次称赞杨守信英勇。

    杨守信也面有得意色。

    康承业沉吟后问道:「杨军使可曾拷问这些贼兵,他们为何游荡至泾阳县境?」

    「王行瑜罔顾君臣大义,对圣上不忠,欺朝廷无人,胆敢兴师犯境,我只恨不能杀尽这些乱党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