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章 寓兵于农,以农为先

    126章 寓兵于农,以农为先 (第1/3页)

    如今国事衰颓,首当便是兵事不振,故而要兴国事,首先也要强兵。

    因而几乎所有人都倡议强兵兴国。

    且如今四方藩镇自立之势已成,视朝廷诏令如同废纸。既不能以制敕告诫,也唯有以强兵威慑。

    至于如何强兵,张濬、刘崇望等人泛泛其谈,只能谈到一些大略。

    倒是几位都指挥使的建议较为切实。

    一要扩兵源,广招健儿入伍,编练成军。他们另建议,眼下京城外流民汇集,有数万之数,正可从中择健壮者入伍;

    二要购良马,行伍装备中,战马为先。朝廷原在天下分设四十八牧监,可如今除大明宫北的飞龙厩外,便再无牧马所(原本还有个沙苑牧监,可自王行约袭占同州后,脱离朝廷掌控),因而需从夏州、云代等地多购战马;

    三要选良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既要从京城诸军中提拔,也要想方多从四方藩镇中征选将才入京;

    四要明法度、勤操练,因遗留缘故,如今各军法度不立,操练不勤,故兵不强。禁军原有秋后会操点兵的礼制,后渐渐废驰,诸军使建议重启会操,等等……

    除绝大多数人主张强兵兴国外,也有几人提出了其他方略。

    如有人认为,朝廷只关中一隅之地,兵力有限,更无法与四海藩镇之兵相比,以强兵来兴国并不现实。应当效仿先秦的纵横之法,多豢养能言善辩之士,将之派往各藩镇,再利用各藩镇之间的利害冲突,纵横捭阖,以兴朝廷。

    孔纬甚至提议,天下丧乱,朝廷萎靡,皆因礼法不兴,人心无据。当尊崇礼教,以伦理纲常来教化天下万民,如此人人知礼节、辩忠女干、敬君父,国事方兴。

    当孔纬提出他的这番方略后,无人应和,也无人辩驳。

    大家不知当如何来劝说这份顽固的老国公……若尽口头教化便能止干戈,罢藩镇,又何须他们费劲心机在这里谋划……

    最后,沉默许久的杜让能给出了他的方略:寓兵于农,务农为先。

    「农者,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