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章 六处改动

    131章 六处改动 (第1/3页)

    照例,形成草案后,上呈天子,随后等待批复。

    两日后,批复即下达。

    依次有如下改动。

    一、河中与淮西兵马府暂不授都帅,由两地向朝廷自行举荐,再做定论;

    二、河北六处兵马府均以现有藩镇实际领地划分管地,朝廷不宜失偏颇;

    三、孙儒本是逆贼,虽归附朝廷,却未尝有忠义之举,又暴虐不仁,致万民涂炭,天下多有非议,宜取缔其淮南兵马府并都帅一职。其所领之地,扬州归杨行密,润州归张雄,常州归田頵,润州归钱镠。

    四、汀、漳二州并入泉州,一并归闽南兵马府调派。

    六、增设河西兵马府,全其瓜﹑沙﹑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一州之地,行营都帅张淮深。朝廷亦宜遣人出使沙洲,授予兵马府一应符文旌节。

    张濬、刘崇望拿到批复后,也惟有摇头苦笑,他们现在已习惯了天子某些时刻的独断。

    他们先前上呈的分置兵马府草案,是深思熟虑、召集朝臣反复商议后的结果,照理说,天子要做出这么多改动,多少也该先给他们商议一下,毕竟此事干连天下所有藩镇……

    可他们只有安慰自己,天子好歹是做出了明确的批示,总比既不同意、又不明确批示的强,一来二去浪费大量时日……

    做臣子就得守臣子的职分。

    天子既已明确批示,就只需按天子的指示修改草案,再形成制令,共之四海。

    再看天子的这些改动处。

    改由河中与淮西自己举荐兵马府都帅。

    如今河中与淮西已落入朱全忠之手,让他们自己举荐,实际便是放任朱全忠安置自己的心腹。天子此举,显然是见草案中削朱全忠过狠,故稍作改动以防止他抗旨。

    河北六藩中,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势力最胜,且野心勃勃,时常出兵侵扰邻藩,有一统河北之志。故而朝廷的草案里选择抑制李匡威,扶持势力稍次的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