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章 得众,则得国

    152章 得众,则得国 (第3/3页)

  唯一需要长远考虑的,便是李思恭得了泾原后,势力膨胀,又毗邻关中,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李茂贞。

    从史书记载来看,似乎无需忧虑。

    李思恭、李思谏兄弟虽据有了夏广袤土地,但又恰是黄河以内、渭北高原上最荒芜的地区,境内多沙漠隔壁,地广人稀,羌汉杂居,难以聚集起强大的力量。据载,当后唐十万大兵压境,欲吞并夏绥李氏时,他们抽调出所有番汉人马,也不过三万人。

    而且,李氏党项羌人至今仍以游牧为主,以姓氏别分部落,如李氏(或称拓跋氏)这种大部落下又会区分出几个小部落,部落间互不统率,只通过姻亲来维持部落间关系,这种落后的组织形式也严重局限了他们的势力壮大。说到底,还是他们居住的领地和生活方式不足以支撑他们效仿中原先进政体。

    党项人的崛起,一直要等到李元昊创大夏国,并仿宋朝建立集权体系。而那时候的他们,不但夺占有关内大片沃土,还袭占了河西之地。

    而在这之前,夏绥李氏不过是苟安渭北的一个普通藩镇罢了,非但不能与中原王朝抗衡,便是李茂贞、李克用、朱全忠等强藩,都轮番拿捏过他们。

    但李晔也不能因此大意。

    等李思恭真的领党项人来攻泾原时,他自会再想方法来限制……

    至于灵武韩氏。

    与夏绥李氏不同,李晔完全不担心韩氏势力太盛,该如何去防范。

    对于灵武韩氏这种久悬中原之外的汉民来说,他们对于中原王朝的仰慕,对于朝廷与大唐天子的忠诚,短时间内根本不用去猜疑。

    韩氏入关中,至多不过是下一个孙惟晟。

    李晔唯一感到遗憾的,只是灵武那片地方。

    灵武,后称宁夏,位于贺兰山脉与黄河之间,也称河套平原中的西套,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水源丰富,亦称「塞上江南」。

    就在前数十年,当朝诗人韦蟾就曾留有诗句,「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可知此地的丰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