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章 文斗

    157章 文斗 (第1/3页)

    凤翔镇治州岐州本与关中一体,两地只是行政上有所区分,实际一水(渭水)相连,地理上全无山川阻隔。

    也就是说,从北端奉天到南端秦岭,宽约两百里的广袤土地上,双方都可以随意派兵进入对方领地,且另一方完全无地利可凭借、防御。

    而且对朝廷不利的是,从京师长安到两地边界约一里之遥,而从凤翔城到边界只不足百里。

    显然,地理位置上于凤翔有利,可以后发先至。

    且凤翔地势较高,俯视关中平原,两者相较,属兵家口中的胜地。

    朝廷沿两地边界原设有奉天、武功两座军城,可武功城已在上次的兵乱中遭破坏,至今未修缮。而朝廷迟迟未修缮,也未再在武功驻军,倒不是出于节约物力人力的考虑,而是经实战验明,武功城距离凤翔太近,根本起不到军城应有的防御作用,甚至像上次那般,突然遭遇突袭后,连消息都发不出来……

    以上种种,都决定了朝廷不能大张声势地进兵。

    虽然康承业早有谋断,李茂贞顾忌大义名分,必不敢先于朝廷派兵犯境,但谨慎起见,还是低调点的好。

    故而,李晔未召集全军誓师,也未颁布片纸诏令,而是与众将下达行军路线和时辰,随后各将各军各自集合,只与部下将卒言出行轮戍,便悄然出兵。

    此次出兵两路。

    北路兵马先行一日,出东渭桥,过泾阳,跨泾水,一路抵达奉天,随后直插凤翔镇岐山县北。此路有飞龙、顺义、监门卫三军,由康承业奉牙旗,暂领北路三军制置使,另只带从乡丁中挑选出的一千辅兵,外加沿途预征的三千民夫,轻装出征,一为隐蔽,二要快速机动。

    南路为主力大军。李晔亲奉牙旗、领招讨使,除余下的赤颜、顺昌、定都三军外,另有邓筠所领三千同州兵,华州大将司马邺所领四千华州兵(韩建最终选择了出兵四千),合计兵力一万七千人,另有辅兵上万,民夫工匠三万,沿渭水,浩浩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