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章 法不容情

    167章 法不容情 (第1/3页)

    杜昭义吓得膝盖一软,普通一声跪在堂下,磕头如捣蒜,苦苦求饶……

    李晔只做未看见,又问向其他人:「谁来替他回答朕的问题,临阵脱逃,按军中律令,当治何罪?」

    其余人同样不敢擅自回答。

    倒不是这个问题有多难,而是答案一旦给出,杜昭义怕是人头难保……

    「圣上,臣有一言。」

    满屋沉寂中,性情较率直、又是杜昭义的顶头上司刘崇望站出来道。

    「说。」李晔允可。

    「杜昭义阵前逃脱,虽有犯军规,但情有可原。邓筠已尽领军中精锐冲入龙尾陂,陂下只余千余老弱,实则不堪再战,杜昭义又不习行伍战事,故而情急之下选择回来报信,也是无奈之举。而且……其中也大有隐情……恳请圣上能减轻责罚,令他将功补过。」

    刘崇望选择保杜昭义,倒不是因为后者是杜让能的侄子,而是从情理上考量。

    毕竟,邓筠「中伏」,是早就定好的计策,其余旁人不知情,他却是在出征后,得天子亲口道明的。

    「恳请圣上酌情考量……」

    有了刘崇望带头,其余张濬等文臣也纷纷站出来求情。

    毕竟文臣一体,将心比心,大家的基本利益是一致的。

    如今杜昭义犯事了,他们坐视不管,等将来他们出任粮料官时,也遇见了同样的情形,也不会有人来替他们求情……

    武将这边,孙惟晟、周济等人也带头站出来求情道:「粮料官只负责军中粮草,不善行伍战事,同州兵此次中计,不应当记在杜员外名下,望圣上体察。」

    毕竟大家同朝为官,不能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搞文武对立……

    几乎帐内所有人都在求情,法不责众,天子也一向从善如流,照理说杜昭义可以松一口气了。

    却不料,天子仍执着于最初的那个问题:「朕只是想知道,临阵脱逃,依军中律令,当治何罪?」

    「依律……当斩。」

    崔安潜硬着头皮回道。

    他是天子钦点的此次出征凤翔的军法官,主司军中军纪军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