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章 天子四题

    219章 天子四题 (第1/3页)

    一个时辰后收卷。

    四十七名学子多已汗流浃背,脸上苍白,交上答卷时,只恨不得能将那答卷一口吃掉,吞进肚子里烂掉。

    然而,监考官一边收卷,一边又发了下一卷白纸。

    什么意思?

    还要再考一场?

    未等四十七位学子平复惊慌,堂上天子已唤过韩学士,现场出了第二题。

    「某丁户今有水田二十亩,陂地三十亩,前者栽稻,后者可种粟麦,恰今岁逢夏涝,来年预计收成减半,家中另有织机一台,全年可纺布七十日,暂不限麻丝供应。问,以贞观年间赋税计,不计征役,该丁户需纳税几何,家中剩余几何?」

    此题一出,所有学子都傻眼了。

    要答出此题,首先得了解贞观年间赋税政策、包括遇旱涝等灾害时的减免政策,其次得了解地力产出情况,最后还得通晓算法,能将这一系列的数据最终算出一个结果来。

    而现实情况是,这三方面的才能,他们一个都不具备。

    毕竟很多年来,大唐科举都只考进士一科。而进士科三场,试策考问答时策,是以往秀才科的主考内容,其实只在进士科中占极低分量;帖经考背诵经书,内容不超出四;杂文才是进士科分量最重的一场,也是应举学子们努力学习所在,主考诗文歌赋,考量的是文采

    因而这一题,莫说这四十七人中多为滥竽充数之徒,便是有科举的真才实学,也是无从落笔……

    一个时辰后收卷。

    韩偓亲自下场收卷。

    科考出身的他,自是明白这道试题对科考学子们来说的难度,甚至他已经预料到了,大部分试卷收上来时依然是白纸一张。

    这种丑闻,还是不要外扬的好……

    事实如韩偓所料,他收到了大量空白卷。包括先前朝中百官一致看好的、拟取为头榜的杜荀卿,同样交的是空白答卷,还在卷面上写道:学生只埋头苦读先贤坟典,疏于民生考察,不通算学,羞愧之余,必发愤努力。

    韩偓摇了摇头,自作聪明。

    而考场中四十七名学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