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章 食盐的问题必须解决

    224章 食盐的问题必须解决 (第3/3页)

    就在六年前,田令孜妄图收回河中盐池,费劲心机,为此不惜怂恿僖宗连下数度诏令,更换三家节度使镇地,结果所有政令皆为废纸,只能靠战事来解决。而一旦开战,朝廷便丧失了法统上的优势,加之战事失利,非但未能收回盐池,反使得朝廷失地丧权,进一步沦为了藩镇们的附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张濬的反对更为具体,他列出三条理由。

    一,朝廷大量兵马被牵制在凤翔,无法全力向东,此时不宜妄动干戈。

    二,凤翔战事未艾,将卒们方历经数月鏖战,正身心疲惫,急需休养之时,不可轻言兵事,轻启外衅;

    三,朝廷内修外战,好不容易积攒起一些威信,正所谓爬坡艰难下坡快,应妥善利用,不可轻易断送……

    李晔均没有听取。

    若单说收回河中盐池可能遭遇的困难,远不止张濬列的这三条,但李晔只认准了一条,京城的盐价必须压下去,关中的财力断不能外泄。

    所以,李晔其实并未预备兴战事。

    他与当年田令孜的初衷是不一样的。田令孜想要迅速积攒钱财,好供养庞大的神策军,故而必须抢回河中盐池这块聚宝盆;而李晔要的只是关中物力财力不外泄,能打压下盐价即可,并非一定要夺回盐池。

    之所以要喊出夺回河中盐池的口号,不过是一种必要的技巧。

    就好比双方谈判一样,得漫天要价,哪有一上来就抛出自己底牌的。

    这些,李晔自己心里明白便行了,没必要透露给诸学士们。

    两次延英奏对毕,李晔可以拿出他的天子权威了,下令翰林院起诏,所有人遵诏令行事,不得再议。

    韩偓在诸学士的目光威胁中战战兢兢提起了笔。他是当今天子一手提拔起来的,又一直笼罩在天子的巨大恩威之下,可没有拒绝起草的胆量……

    于是新的诏令自朝堂颁出,发至四海:朝廷将往河中派遣官吏,接管安邑、解县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