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章 韩建欺软怕硬

    227章 韩建欺软怕硬 (第1/3页)

    河中一年能产多少盐,却只打发乞丐似的给朝车,也好意思拿出来夸耀?

    当然,李晔身为天子,不能揪着这些钱财来说。

    他得讲大义名分,问那信使道:「河中盐池,是朝廷之物,还是河中私物?」

    信使只能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况河中区区几座盐池。

    「既然王仆射(王重盈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知晓这个道理,朕欲收回河中盐池,他为何抗旨不遵?」

    信使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王大帅接任河中以来,克勤克俭,忠心事上,未曾有大的过失,圣上却要夺了他的职权,将盐池转赠他人……似乎,有失公正……大帅只是有所迟疑,绝不敢抗旨。」

    李晔道:「非是朕处事不公,自王仆射接手河中盐池后,盐价逐年上涨,天下百姓无不饱受其苦,经年不知盐味者,十室有九。朕既为四海天子,天下万民之主,岂有坐视百姓疾苦而不管不顾?

    「若真如你所说,王仆射克勤克俭、惨淡经营,又何以至此等境地?是以,盐价失衡,便是他王重盈最大的过失。

    「于情于理,朕都要收回河中盐池,以交付有才干之人打理。你也不必再言,便将朕的话转告于你们的大帅,让他立即交出盐池,放朝廷官吏入内,若不然,待朝廷兵马渡过黄河,一切便无法再回头。

    「是是,微臣谨遵圣谕。」

    河中信使退出天子营帐时,实则身心轻松,他总算不辱使命,探出来了天子的真实想法。

    原来天子怒而发兵,根源在于盐价太高,若只要能压低盐价,再苦口劝说,平息天子的怒火,想要保住盐池,也未尝不可。

    李晔已经将自己的条件暗示了出去。

    可却未能得来河中的及时回复。

    看来,他还是低估了王重盈的贪婪。

    而李晔也没有一直干等下去的打算,等到他达到蒲津关下,与诸将汇合后,随即便向蒲津关内守将发出了最后通牒,限明日午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