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章 朝廷平定关中后,当谋三川

    244章 朝廷平定关中后,当谋三川 (第2/3页)

 「圣君面前,臣不敢称高见。」康承业此时不谦虚了,直接道,「臣以为,朝廷平定关中后,当谋三川。」

    李晔不置可否,只问道:「何以见得?」

    「臣以为,三川易得,而关东难制,故而当先取三川。」

    康承业开始了他的陈述。

    「朝廷若兵出关东,过蒲津渡是河中,过潼关是河洛。仅从表面看来,朝廷集关中之力,取此二地并非难事,可其实,河中背后是河东,河洛上面是汴宋,朝廷若贸然侵犯此地,实则是置于了河东李克用与汴宋朱全忠的兵锋之下。非是臣妄自菲薄,凭朝廷之力,尚不足以与河东或汴宋相抗,而一旦战事不利,非但二地不可得,反会危及关中,后患无穷。是以臣言关东难制。

    「三川之地,山南有杨守亮,西川有王建,东川有杨复恭,梓南有顾彦晖,龙剑有杨守贞,洋州有杨守忠,昌普有韦君靖,峡路有成汭……正群雄追逐、相互讨伐之时,亦正可乘虚而入之际。除西川王建渐有坐大之势,需严加防范外,其余皆不足虑。是以臣言三川易得。

    「再者,自乾符年黄巢乱河南以来,历经十数载,中原战乱不断,早已是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

    「三川土地肥沃,人口富庶,又兼具盐茶之利,新近虽有动乱,却时间不久,范围有限,各地民生尚可维持。若得之,必于朝廷有所裨益。

    「二者相较,仍是取三川为上。」

    李晔听罢,点头示意认可:「康卿所言,句句合我之意。」

    「谢圣上谬赞。」康承业又道,「三川虽是易得,但若要踏入三川,却又是不易,朝廷需得有万全准备。」

    李晔明白,康承业这是

    指关中与蜀地间山川相隔,蜀道艰险,来去不易……

    李晔问道:「依康卿看来,朝廷当如何筹备?」

    康承业答道:「将士、兵甲、粮草、辎重之属,自不在话下,无需臣赘言。臣所言准备,意指朝廷兵马入蜀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