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章 三川与关东局势

    245章 三川与关东局势 (第1/3页)

    其实康承业离开前,最后表达了对三川和关东的忧虑,并不多余。

    一来,三川局势瞬息万变。

    李晔先前写了四封信。第一封意在催促杨守亮全力入川,第二封意在坚定杨晟对抗王建的决心,第三封意在诱使韦君靖夹击顾彦晖,第四封意在劝说许存入川。可它们具体起到了多大的效用,仅有零星消息偶或传来,根本无从判断,更无法让李晔放心。

    另一面,神策军内部,杨守厚与杨守立争夺绵州,两人势力相当,各不相让,具体已斗到了什么程度,李晔不知道。但李晔知道的是,杨复恭并非果断处决此事,反而迟疑不决,在二人间来回摇摆,妄图说服已成水火的二人罢兵。

    照这样下去,是要出大事的。

    所以朝廷才要趁早出兵。.

    否则等神策军大乱,王建趁势东进,三川局势已成定局,外部势力便再难插手……

    二来,关东局势近来诸多变化,同样对朝廷不利。

    对朝廷最有利的,当是关东诸藩势力相抗,互相钳制,待到朝廷统一关中、再平复三川、势力强盛后,再兵出潼关,一举威服关东诸藩,天下可定。

    可眼下关东诸藩间的均势却在迅速打破。

    本来,关东藩镇间合纵连横,形成以河东集团和汴宋集团为首的两大势力群,大致维持着均衡。

    朱全忠在河中、河洛、河阳等地确立了盟主地位,此地诸藩皆仰其鼻息,可在淮北徐泗、山东郓兖等地,却有着时溥与朱瑄、朱瑾兄弟等一众死敌。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盟友,时溥、朱瑄、朱瑾等人自然成了李克用的拥趸。而李克用的死敌主要是代北赫连铎和卢龙李匡威。赫连铎、李匡威二人自然也就成了朱全忠的盟友。

    居中的河北诸藩镇大致上持中立态度。只是由于河北腹地的义武王处存事事听从李克用,对四周河北藩镇形成了威胁,加之前番李克用兵出邢洺,将势力范围扩张至太行山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