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章 驱虎吞狼之计

    256章 驱虎吞狼之计 (第1/3页)

    李晔自然不是一时兴起。

    很多问题,如果只聚焦于这个问题上,确实得不到太多解决办法。可若是跳出这个问题,或说是从另一个维度或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往往能得到一些奇思妙想。

    李晔正是跳出了二杨争绵州这个框架,将其置于朝廷征三川这个大背景下,再回过头来,若能将杨守立调去阆州,岂不是一石二鸟?既解决了绵州的内斗,又为朝廷入蜀铺路。

    只是面对康承业的质疑,李晔不得不再多考虑一些。

    毕竟康承业的才能,毋庸置疑,他若是提出了质疑,往往代表这里面确实有问题……

    「其一,」

    李晔尝试着就康承业的质疑做针对性解答,同时也是在梳理自己的思绪。

    「杨守立去阆州,杨守亮必然不开心,甚至会安排杨子实武力相拒,但杨复恭和杨守厚却会欣然接受。杨复恭如今全心盯着梓南,自不愿意调兵北上,用于围攻杨守立;而杨守立一去,绵州失而复得,杨守厚更没有拒接的理由……也即是说,杨守立能否顺利入驻阆州尚且不论,但他自绵州而去阆州的路途必是通畅无阻。」

    「至于其二,」李晔忽然想明白了要点所在,「杨守立不可靠,若让他得了阆州,据山水之利,独居一方,势必不会再事事遵从朝廷,那我们……便不让他得到阆州……」

    康承业何等聪明之人,自然问不出「圣上既要调杨守立去阆州,为何又不让他得到阆州」这种傻问题。

    他一下便明白了天子背后的意图,试问道:「圣上可是要效法邠宁之事?」

    李晔点头应道:「正是此意。」

    朝廷能轻松收复邠州,用的是驱虎吞狼之计。

    在这个计策里,虎最终能否吞掉狼,并不紧要,紧要的是将虎和狼驱赶至了同一块地盘上,它们必定会互相撕咬,大打出手。而待到它们都满身创伤、精疲力尽之时,便可收渔翁之利,轻易拿下。

    先前应付邠宁时局,便是将杨守信放进去,让他与苏文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