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李信?你让我拿什么李信

    185.李信?你让我拿什么李信 (第2/3页)

今为何……”

    右侧又走出一人,想着白弈抱了抱拳,并没有直接问,有点旁敲侧击的意思。

    “对赵国忠,但不代表对赵国王室忠。”

    白弈看了一眼看出来的年轻将领,沉声解释道:

    “廉颇本想返回赵国继续效力,但奈何有人从中作梗,如今廉颇对赵国王室的好感已经全无。”

    好感全无也谈不上帮助吧……

    百官心中滴咕着,即便是被迫叛逃的,赵国也会强烈的抹黑,赵国子民对廉颇怕是早已恨之入骨。

    不起到反作用都算好的。

    “恨王室,不代表恨百姓,廉颇终究是为赵国打了一辈子仗,虽谈不上爱名如子,但也是不愿意对对这些蒙在鼓里的百姓动手。”

    白弈继续解释着,廉颇性格高傲是高傲,不过他知道自己的目标只有从中作梗的人,士兵是无辜的。

    “以廉颇在赵国的威望,想要让他们放下武器并不是难事。”

    百官愣了一下,相互看了一眼,眼中的疑惑已经变成了惊喜和惊讶。

    百姓虽然被骗,但也不全是傻子,总有人对此产生怀疑。

    只要廉颇会说话,就会有人怀疑,加上对战争的抵触,投降的肯定不少。

    会不会因为长平之战害怕投降……

    百官觉得没这个可能,何况还有廉颇在,骗很好骗。

    白弈也是这么认为,要是真有人不投降,那就是真的全国皆反了。

    赵国可有六百万人口,成年男子占百万,若是全反,秦国能挡住?显然不可能。

    所以都是口嗨,嘴上说着要与国家共存亡,但实际上活着最重要。

    不过也有真的反抗者,比如公子嘉,赵国前太子,带着几百个宗室逃离,想要复国,和秦国拉锯了几年。

    “谢相邦大人解惑。”

    年轻将领也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语气严肃的道完谢又站了回去。

    “你叫什么名字。”

    白弈看着这个年轻将领,发现这人站的位置很靠前,皱了皱眉,问道。

    都尉,这么年轻?小伙子挺有才啊。

    都尉地位很高,俸禄和地位只比九卿低一点,除了自己开挂给李斯提了上来,他还没见过有这么年轻的将军。

    青年将领又站了出来,向着白弈抱拳,恭敬的回答道:

    “末将李信,字有成,曾参与过灭韩,魏两国战争。”

    说曹操曹操到?

    白弈嘴角扯了扯,他并没有关注秦国内的将军,毕竟也不缺,蒙家,王家,还有几个新起之秀,完全够用。

    李信……

    白弈看了一眼李信,他不知道李信具体什么水平,但只要不狂妄自大还是可以用用的。

    需要挫折……

    白弈微微一笑,好的将军都需要打磨,尤其是这种少年得志的将军。

    一块璞玉要好好打磨才能发挥出他最好的价值。

    李牧,一个不错的人选。

    李信与李牧算是亲戚,因为唐朝乱认祖,他们都成了老子的后代。

    咳咳,是不是老子的后人白弈不清楚。

    但两人的确有亲戚关系,一个是陇西李氏的祖先,一个是赵郡李氏的先祖。

    思索片刻,白弈上前一步,作揖道:

    “王上,微臣举荐,李信为将,参加这次伐赵,领十万大军。”

    “可以。”

    嬴政并没有犹豫,看了一眼李信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嬴政答应在白弈意料之中,李信是嬴政最相信的一个将军,加上在战斗中表现英勇,颇得嬴政喜爱。

    “王上……”

    到是李信被这突如其来的将领一职搞的有些不知所措,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什么话。

    “李信,还不谢过王上,谢过相邦。”

    还好蒙骜在前面提醒,李信才反应过来,满是激动的看着嬴政与白弈,嘴上连连道谢:

    “末将谢过王上,谢相邦大人,李信定不会辜负王上,相邦大人的信任。”

    激动是必然的,他虽是都尉但还得第一次带兵,而且一代就是这种大规模战争。

    激动归激动,李信并不害怕,赵国远远弱于秦国,现在齐楚两国撤走,赵国孤立无援,随手可灭。

    我也要参加灭国之战了吗?

    李信心中暗道,他也是出身大家,祖父是陇西太守,父亲是南郡太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