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回京

    第三十一章 回京 (第1/3页)

    赵昕来杭州的时候走的是陆路,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初夏了,包拯和范仲淹以及后面率军赶到的庞籍商量一下还是走水路安全,因此赵昕便乘坐官船,沿京杭大运河再至汴河,历时两个月有余,终于又回到了繁华的汴京。

    李媚儿并没有同赵昕一起回去,而是先回去安顿好她的那帮姐妹们,交代一下她们以后的任务,打点好一切,再行前往汴京。范纯礼和王韶一同随行,入京后,被赵昕暂时安排在客栈。而杨凌薇自然是回到天波府,等待着她的将是禁足。

    垂拱殿内,赵祯端坐在案牍前。

    而赵昕站立在下方,将这次南下杭州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给了赵祯听,包括他抓到李媚儿后,又放了她,以及后面灵隐寺遇刺,李媚儿又救了他一命的事。当然他和李媚儿之间的感情,他是一点都没提,连带范纯礼和王韶之事他都说了。

    赵昕来自后世,自然明白生于皇家,君臣父子之间最害怕的就是彼此互不信任,互相猜忌,与其等赵祯查出来,不如自己主动坦白的好。

    赵昕说完后,恭敬地站在一旁,等着赵祯责备自己。

    赵祯听完后,不但不恼,反而面露笑容的说道:“皇儿所说,与包拯之言相差无几!你对朕如此坦诚,朕心甚慰!”说着,拿出一份奏折递给了赵昕。

    赵昕接过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包拯在奏折里已经将所发生的事情悉数记载,并且还参了赵昕一本。

    赵祯又道:“皇儿!你怎么看包拯弹劾你之事?”

    赵昕急忙跪倒在地,真诚的说道:“父皇,儿臣认为,包大人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实乃大宋忠良!且儿臣私放刺客一事,确实不符合大宋律,儿臣已知过错,但请父皇责罚,儿臣绝无半句怨言。”

    赵祯上下打量起赵昕来,见他态度诚恳,不似惺惺作态,又想起他还有伤在身,便说道:“皇儿起来吧!你身上还有伤!还需好生将养才行。”

    赵祯又道:“对了!皇儿!杭州刺杀一事,朕已经令人查清楚了,涉及皇室宗族的颜面,朕会私下处理,并不声张,想必你能明白父皇的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