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巧妙回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巧妙回答 (第1/3页)

    十二路大军摧古拉朽般的在大宋境内各处扫荡,遇到沾染百姓鲜血的匪徒们一概是杀无赦,结果各处匪徒要么四散而去,要么望风而逃,当匪首们的首级由官兵送至各州府县的时候,各州府县的百姓见此,都被吓了一跳,心想朝廷这次是玩真的啦,一时间风声鹤唳,连平时在大街上吊儿郎当的地痞流氓都少了很多。

    而一种官员们看到这几千具首级的时候,都不由地直皱眉头,心想大宋的禁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打了!但如此杀戮,难免有些过重了,一时间弹劾的劄子一个接一个地送往开封。

    皇佑三年,十二月,大庆殿最后一次朝会。

    梁适出言道:“官家!朝廷十二路剿匪大军出征后,仅仅几天京西北路的匪患就一扫而空,然而臣收到不少知州,知县的弹劾,言十二路剿匪大军杀伐过重,截至今天各州县已经收到近万具尸首,朝廷以前剿匪皆是安抚为主,此次杀伐是否太过于重了?”

    赵昕回道:“敢问梁相,我大宋立国近百年来,为何匪患一直不绝?”

    梁适回道:“朝廷对待各路匪患,以招安为主,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如此一举两得岂不是更好吗?”

    赵昕笑道:“梁相所言,正是我朝冗兵之始,也是我大宋军队战斗力弱的原因之一!”

    而宋朝的冗兵就起源于此,当什么三教九流都能进入军队后,势必就加大整个军队的管理难度,如贪生怕死、贪污腐败、欺上瞒下等事情的发生频率都会大大提高,从而直接降低宋朝军队的战斗力。

    若是将军治理得好,其实也还能消除这个负面影响。但问题就在于,将军没那种客观条件来治理。宋朝政府为了防止自己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那种情况,实行了将兵分离制度,也就是说,一个将军无法长时间呆在一支军队当中。

    赵昕扫了一眼众位大臣回道:“父皇!现今大宋境内匪患丛生,朝廷安抚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又死灰复燃,儿臣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思来想去,只有两种原因。”

    “哪两种?”

    赵祯好奇的问道。

    “第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