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八章 坑爹的工程

    第两百零八章 坑爹的工程 (第1/3页)

    宣武二年,三月五日,宣政殿大朝会。

    宰相庞籍奏道:“官家!先帝在时,黄河改道六塔河之事,先帝已经应允,朝廷也开始了修建了一部分设施,但由于去岁大理和交趾入侵,六塔河之事,被迫停了下来,先今朝廷财政宽裕,主持修筑河堤之事的李仲昌便催促朝廷进行八款。”

    文彦博出言道:“官家!黄河改道之事,当为朝廷今岁首等大事,既然先帝时,就已经定下此事,臣认为理应早点施行才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繁衍不息离不开黄河的无私奉献。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被称为大河,那时候黄土高原气候温和,草丰林茂,河水清澈,两岸孕育了中国远古时代最早的先民。

    然而由于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和地理更迁的原因,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到了宋朝时,已经是“流水一旦,其泥数斗了!”

    再加上唐末之后,五代战乱,黄河逐渐变成了一条随意泛滥,吞噬生灵,威胁两岸百姓身家性命的凶猛之河了,为此自隋朝之后,历朝历代都需要不断的治理黄河,宋史河渠志第一句话说得就是:“黄河自昔为中国患!”

    黄河在给人们带来丰富水资源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危害。很多时候黄河会发生水患灾害。人类与黄河的斗争可以说是进行了几千年之久,但是结果几乎都是失败的,很少有成功的案例。

    历史上,宋朝黄河改道了三次,被称为三易回河。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叫李垂的大臣讲起。

    李垂一开始只是宋朝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小臣,但是由于他为人非常的耿直,再加上他后来出版了很多的书籍,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李垂在《导河形胜书》中写道如果让黄河的流向发生改变,让原本下游的河流流入河南等地改为流向河北等地。这样一来,就会让原先统领河北地区的宋朝的敌国辽国遭受黄河泛滥的折磨了。

    而原本就和辽国虎视眈眈相对的宋朝就可以不用发动战争就取得胜利了。这样的想法在目前看来是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