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筹谋

    第二百四十二章 筹谋 (第1/3页)

    延福宫内,赵昕正在仰躺在藤椅上晒太阳,才人郑秋月时不时将剥好的荔枝送入赵昕的嘴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赵昕也体验了一把杨贵妃的待遇。

    这些荔枝都是来自广南西路,成熟之日,由果农采摘下来,而后有锦绣卫专门的人员负责购买,然后快马加鞭送至开封。

    唐朝时,当时从盛产荔枝的岭南到长安,路程在大约2100多公里以上,刚采摘的荔枝为了保持新鲜,只有靠驿卒快马传递。按当时的加急速递每天200公里计算,需要大约10天半的时间。这还是不间断换人换马,保持最高速度的结果。

    杜牧当初写这首诗,是有感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骄奢淫逸,揭露二人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而不昔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翰林学士范镇见赵昕竟然学唐朝的杨贵妃,便洋洋洒洒的写了上万字的奏疏,说唐朝由盛转衰就是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奢靡成风造成的,希望赵昕能及时改正,取消千里采购荔枝的行为。

    但赵昕采购荔枝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吃荔枝,因为赵昕接到锦绣卫的奏报,广南西路今年的荔枝大丰收,每颗荔枝树上面都结满了饱满圆润的荔枝。

    按理说,荔枝大丰收,果农们应该高兴才是,但事实并非如此,受市场价值规律的影响,荔枝的价格不到往年的六成,简而言之货多不值钱。

    水果这种东西在其盛产的地方价格往往都很便宜,但若是拉到不产的地方,便能翻上好几倍的价钱,前世赵昕下班的路上,总能看到有司机拉着一车的泰国榴莲再贩卖,上去一问,好家伙,一百多块钱一斤。

    而在盛产榴莲的泰国也不过是几块钱一斤,这利润直接翻了几十倍。

    看到范镇劝谏自己的劄子,赵昕也是苦笑不得,赵昕不远千里购买荔枝为的也是解决当地荔枝的销售问题,他采购的荔枝都是最新鲜的不错,但他给的钱也同去年的不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