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反常

    第123章:反常 (第1/3页)

    昨夜简单会议中,蒋烨对于微城市建造只提出三个点。

    隐蔽性、保暖、防震。

    若只是需要满足这三点,草图设计包括后期建造,会变得简单许多。

    唐诗雨很了解蒋烨,她清楚的知道蒋烨的需求只是大方向,其次则是他对于建筑的不了解,脑海中没有概念图。

    蒋烨也没和唐诗雨探详细的探讨过未来规划。

    但唐诗雨根据眼下情况,蒋烨频繁的举动,读懂了他心底的野心。

    她花费了整整一夜时间,针对眼下恶劣气温,亦或者气温再次下降,对于微城市的成型,在脑海做了无数遍的模拟。

    最终,得出了这一套上下齐动的想法。

    但这想法,目前只处在只有一个模糊概念的过程,还没有详细、具体的思路。

    “烨子,还有一个问题。”

    “微城市的修建需要深入地下几米,这个问题你是否考虑过?”

    唐诗雨看着蒋烨震惊、错愕的模样,继续问道。

    由于土壤传递热量的功能差关系,地上和地下温度不一样。

    盛夏最热的时候,地面上热波不能很快地传递到土壤深层,只能慢慢地向下传递。

    地下层离地面近,最热期的到来和地上最热期的出现时间比较接近;离地面愈远,最热期的出现时间和地面相差愈大。

    当地面上最热的时候,土层深处清凉也最凉快,地面上最冷的时候,土层深处温暖宜人,因此井水和较深的地下水是冬暖夏凉的。

    冬季,由于地底下比地面上暖和得多,所以北方人把地窖作为储藏蔬菜的良好场所。有些小动物如蛇、虫等凭借暖暖的地下环境,能安全地渡过严冬。

    多年前,唐诗雨看到过一组有关泉阳市地上与地下温度差的数据。

    某年1月份平均气温是3.4℃,地下0.8米处是9.8℃,1.6米处是13.1℃,3.2米处则上升到17.3℃。

    但这代表的是泥土内温度。

    冬季一般地下室室内、外温差在5--10度,且还与地下室的形式、深度、口部位置、通风条件等有关。

    因此,选择越深,相对温度也会略高一些,作业难度也会增大。

    “诗雨,这方面你在行,你决定就行,我相信!”

    蒋烨回过神来,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