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世界10

    星际世界10 (第1/3页)

    据墨钥从穆笙的记忆得知,星际联邦其实是有类人型生物殖装的。

    这种殖装利用了高端的基因科技,可以定做形态,是最适合人类操控的殖装。

    理所当然,这样的殖装成本极高,是外星生物型殖装的数十到数百倍不等。

    毕竟,非人型殖装可以直接通过外星生物的躯体来改造,以这样的方式制造殖装,成本最高的反而是精神念师制造的殖装操控装置。

    而在类人型殖装上,近乎每一块甲壳与血肉都需要通过基因科技来改造塑形,成本最大的反而是殖装本身,操控装置的成本反而微不足道。

    两厢一对比,想也知道,在类人型殖装成本降下来之前,非人型殖装永远都是殖装操控者中的主流。

    可是否拥有操控非人型殖装的天赋却不看出身。

    即使是落后的海蓝星,也具备这样的天赋者,考不上第一大学的人也是如此。

    所以星际联邦公立的第一大学才会遍布全联邦的行政星。

    所以即便考上第一大学的人里不乏非人型殖装天赋者,第一大学还是以特招,以及特殊的特招考核,专门选拔具备非人型殖装操控天赋的人。

    那么重点是,拥有什么样的才能,才算具备非人殖装操控天赋?

    穆笙之前对殖装不算了解,没有进行过深入思考。

    墨钥却在闲暇之余,通过已有情报进行了分析,有了心得。

    他将这些心得通过心魔低语塞给郗琳,才有了郗琳在考核中的表现。

    墨钥认为,这些表现完美符合了非人型殖装操控者的专业素养。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零死亡。

    这一点之所以重要,在于殖装的成本。

    不要以为非人殖装的成本相比起类人殖装低廉,就认为非人殖装是白菜价。

    实际上,即使不考虑殖装操控装置的成本,用于制造殖装本身的外星生物就不是廉价的。

    其成本受多方面影响。

    首先,这外星生物必须活捉,失去活性的外星生物尸体可无法制造殖装。

    其次,这外星生物的体型必须庞大,否则制造成殖装也没威力。

    这两者都使得殖装的制造成本高昂,也突显了殖装操控装置的昂贵。

    总之,不是有钱人,连殖装都买不起。

    而郗琳就是买不起的人。

    连殖装都没有碰过的操控者,即使天赋再好又有什么用?

    第一大学又为什么要去培养?

    显然,若是郗琳能加速第一大学,自然会有机会接触殖装。

    据墨钥从徐佳内心的羡慕得知,第一大学其实是会为天赋优秀者配备殖装的。

    当然,只是租借的。

    租金就是这些人对殖装的培养。

    殖装也是可以培养的。

    毕竟殖装可是活物,它吃喝拉撒战斗之后,也是会有成长的。

    另外,第一大学提供的殖装,大多还是幼生体外星生物制造的,可以在培育过程中逐渐成年。

    以这些情报为前提,透过现象看本质。

    墨钥可以得知。

    第一大学挖掘出来的人才,除了少数人才中的人才之外,其他人其实只是廉价的殖装培养工人。

    他们借用第一大学的殖装训练自己的同时,也是在让这些殖装增值。

    而这样的工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当然是让殖装更快速增值的素养!

    相比起那些动不动让殖装受伤,或是缺胳膊少腿的操控者。

    郗琳绝对是完美的工人。

    她可以让殖装少受伤,少受伤就代表了殖装不需要浪费时间和营养在断肢重生上,能更快的成长变强。

    同时,郗琳还足够谨慎。

    她操控殖装外出捕猎时,意外死亡的概率比其他人都低。

    考核时的零死亡代表了一切。

    如此优秀又廉价的工人,第一大学怎么会不招?

    至于为何反复强调廉价,是因为墨钥推测,在外星请专门培育殖装的工人,价格绝对不便宜。

    而第一大学的学生,在徐佳的记忆里,第一大学除了为他们提供殖装之外,不再提供任何其他支持。

    也就是说,殖装的吃喝拉撒,都需要他们自行负担。

    因此,他们不仅需要去找入侵海蓝星的外星生物的晦气,让殖装填饱肚子。

    意外损失了殖装,还会倒欠第一大学,卖身继续当殖装培育工人还债。

    徐佳身为一个局外人,根本理解不了第一大学内殖装操控者的痛苦。

    这么一想,第一大学简直就跟发达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