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新安之变(二)

    第394章:新安之变(二) (第2/3页)

晚。

    明日寅时天亮之前无论章邯和中立派那些人答不答应回秦国,他们这些要返回秦国的人都立刻赶往渑池,然后说服渑池的秦军一块退守函谷关。

    因为渑池并非坚城,他们这些兵马只有协助防守函谷关,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哪怕是和章邯在新安城火拼,也是远远不及的。

    至于为什么天不亮就要走,那是因为他们也怕洛阳那边的楚军得到消息赶过来平叛,而且章邯在天亮之后一旦做出继续反秦的选择,还会不会如约放他们安然离开就不一定了。

    章邯手下半数人都叛逃,这对章邯而言可是大罪过,章邯若是还想在项羽手下混饭吃,就必须要想办法弥补才行。

    而这最简单的弥补之法,就是阻止他们这些归秦派进入函谷关,把他们留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晚上的时间足够章邯统一其军意见了,人的名树的影,章邯指挥作战的水平如何,归秦派心里清楚的很,尽管两边兵力相当,但若是真打起来,败的多半还是归秦派。

    新安县的这个夜晚真可谓是暗流涌动,归秦反秦双方彼此提防,小心的维系着那点脆弱的昔日友情。

    而洛阳城外,楚军大营却是炸开了锅,连夜拔营起寨,紧急开赴新安方向,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军队断后。

    洛阳城中的秦军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一切,陈宗隐约猜到了有大事发生,不然楚军不可能放弃围攻洛阳。

    于是乎,三川郡守陈宗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斥候前去打探情报,正巧新安秦军也在此时派来了信使。

    情报两相印证之下,陈宗方才确定,原来是章邯率领的叛军攻下新安之后,反倒成就了秦王子婴的归秦之计。

    而英布等人正是得知了此事,方才放弃围攻洛阳,直奔新安而去的。

    相对楚军而言,若是让章邯的那些兵马再次回到秦国阵营,那函谷关就是万难攻取了。

    反之,对秦军而言,若是这支军队能够进驻函谷关,大秦江山就稳了,起码关中根基无忧。

    “还请陈将军速速发兵,拖延英布大军追击我军,否则函谷关危矣。”新安秦军使者拱手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