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马鸣风萧萧,少年正扬刀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场欢宴,可知冢中枯骨

    第七卷马鸣风萧萧,少年正扬刀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场欢宴,可知冢中枯骨 (第2/3页)

,没经验的后跟,缓慢的在悬崖绝壁之上穿行着。

    紧接着步军两人一列,互相扶持,小心翼翼的踏上狭窄陡峭的挂壁山路。

    苏凌和关云翀行进在骑兵之后,步军之前。两人一前一后,小心翼翼的向前行,胯下的战马,似乎也发现了这处极险,马蹄也抬的小心翼翼,每抬一下,似乎确认了安全,这才小心翼翼的落下。

    冷风呼啸,如刀割一般侵袭着每一位战士的脸庞。

    大军无声,在黑夜冷风和悬崖绝壁间缓缓的移动着。

    每个人脸上皆是紧张神色,生怕一个不小心,坠下万丈深渊,粉身碎骨,连尸体都无法寻找。

    大风、绝壁、黯云、盘旋移动的大军。

    竟显得有些凄绝的壮美......

    ...... ......

    一百多里外,一座城池,城楼上灯火通明。

    颜仇正坐在城上一座高楼之上。

    里面点着灯火,更有炭火燃烧,整个楼内一片暖洋洋的气息。

    他感觉有些燥热,已然脱了重甲,袒露着上身。

    此刻,他手中正举着酒卮,咚咚的往嘴里灌酒。

    帅案之下,此城的县令、县丞以及守城的参将、游击等皆相陪着,频频向颜仇劝酒致意。

    可是颜仇却自顾自的喝着闷酒,脸上一点笑模样都没有。

    也不怪他郁闷。

    昨日晚间,他正和自己最好的兄弟在自己的大帐中撕着牛腿,喝着美酒,大朵快颐之时,却被自己的主公沈济舟叫了去。

    他以为有什么重要任务要交给他,没成想,沈济舟却对他说,得到了确切消息,萧元彻已经集中所有兵力要跟他在灞水决战。

    沈济舟恐怕萧元彻势大,故而连夜抽调了临亭的五万步军前来阵前相助。

    如今临亭只剩下不到一千地方守军,地方守军力量可以忽略不计。

    按说,萧元彻集中兵力在此地,那临亭当不会有事。

    然而审正南和许宥之却说,临亭亦不容有失,一旦丢了临亭,沈济舟主力大军将顿时陷入三面夹攻之势,(临亭、灞津渡、灞河北岸)恐于大军不利。

    许宥之更言说,萧元彻奸诡,郭白衣和苏凌又是颇有计谋的人,所以临亭还应驻兵,只是驻兵不宜过多,只需精良便可。当派一员大将,引一千骑兵驻守。

    只有这样,既可集中兵力与萧元彻大军决战,又可保着临亭不失。

    待主力决战之后,若临亭无人来犯,便可以合围追杀萧元彻,若临亭有萧元彻的兵马来攻,也可引所有大军回援临亭,两相夹攻之。

    沈济舟对颜仇说,思来想去,颜仇乃是驻扎临亭最佳的人选。

    无他,文良虽勇,有勇无谋,不可领兵一方。

    张蹈逸虽有韬略,但在勇力之上,又差了许多。

    只有颜仇可担此任。

    颜仇见沈济舟既已决定,这才引了一千骑兵,与今日凌晨到达临亭驻防。

    可是,颜仇嘴上不说,心里却暗气暗憋。

    什么驻扎临亭!什么防备萧元彻偷袭!

    简直是无稽之谈!

    萧元彻和他麾下将领以及所有军队皆在灞水北岸,怎么可能分兵攻打临亭?

    再者临亭与灞水之间更有绝壁悬崖阻挡,萧元彻大军如何通过?

    还有,那萧元彻又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临亭城小人少,他说不定就不知道这个城池的存在!

    颜仇心中越想越气。

    暗中认为,这肯定是审正南还有许宥之,跟张蹈逸和臧宣霸亲近,多与自己和文良兄弟不合,看我们不顺眼,又怕抢了他们的功劳,这才想了诡计,将我调离了主战场!

    他越想越觉得是这个理。

    不由的越来越气闷,那酒便越喝越多起来。

    还是俺文良兄弟实诚,赶紧战事结束,俺也好离了这鸟地方,回去找我文兄弟喝他帐中的美酒才自在。

    他一个人在这里想事情喝闷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