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马鸣风萧萧,少年正扬刀 第二百六十三章 相思为引,刻骨为药

    第七卷马鸣风萧萧,少年正扬刀 第二百六十三章 相思为引,刻骨为药 (第2/3页)

萧元彻请安去了。萧元彻大喜过望。

    张士佑是武将,身体素质自然没得说,所以恢复的要快上一些。

    到了晚间,有人来报,说是四公子萧仓舒已然能下地自行活动了,方才还吃了两碗白粥。

    听到这个消息,萧元彻和郭白衣悬着的心总是落下了一半。

    那另一半悬着的心,却是在苏凌的身上。

    两日了,苏凌那里,却是没有一点消息的。

    萧元彻和郭白衣不是没有想过前去探望,可是架不住麾下文臣武将苦劝阻拦,只得每次来到苏凌住处门前,隔着门朝里面望上一会儿,便惆怅满心的默默返回了。

    他们每每望去之时,苏凌住处的整个院子都是静悄悄的,无声无息的坐落在那里,仿佛如苏凌一般沉沉的睡着。

    直到后来,文武臣属连他们靠近苏凌的住处都要劝阻。萧元彻架不住他们聒噪,索性也就不去了。

    那个地方,去多了,也只是黯然神伤罢了。

    唯一的好消息,沈济舟的营地也是静悄悄的,自那日黄奎甲出战之后,他的营门便高挂了免战牌,从未再出击过哪怕一次。

    只是所有人都在好转,可是苏凌那里却依旧静默,似乎从未改变过。

    苏凌啊,你何时才能苏醒,那个白衣少年郎,何时才能仗剑归来?

    苏凌住处。

    那个绿衣身影,唤作月儿的女娘,自从照顾苏凌开始,苏凌的榻边,便是她休息的地方。

    她对他,从未远离寸步。

    或是给他换换额上的巾帕,她总是把水的温度掌握的正好,太热,怕他烫着不舒服,太凉,怕他冷着不舒服。

    她总是自己先将那罩在面庞上的白纱撩起一角,自己先将这巾帕放在额头上试过,再端端正正的放在苏凌的额上。

    每次那白纱一角轻扬,仿佛可以隐约看到那张娇俏的容颜,美的满是风华。

    她将巾帕放好后,便会一手托了脸颊,痴痴的凝望着他,白纱遮着她的眼眸,不知那眸光中,到底几许深情。

    她就这般看着他,一看就是许久。时光流逝,无声而缓慢。

    等她看了许久之后,她这才缓缓起身,打了水,拿了麻布,将这屋中各处摆设、物什仔仔细细的擦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然后再走出去,拿了扫把,将满院清扫一遍。

    静院无声,唯有那细细的清扫声传出。

    沙沙——、沙沙——的轻轻响着。

    待做完这些,她才轻轻的撩起一角轻纱,摸了摸额上的汗,洗了手,再次回到苏凌的榻前。

    然后,她柔柔的低声对他说道:「苏凌啊,咱们要开始行针了......」

    说完这句,她先从一旁拿了一个精致的小盒子,小心翼翼的打开,里面安静的躺着七枚细细的银针。

    然后她像哄小孩子一般,凑到他的身边,柔柔道:「可能会疼哦,你忍一忍就好......」

    然后她要把他整个人上半身扶起来。

    苏凌健硕,而她只是个纤细的女娘。

    便是一个如龙似虎的少年清醒着,她要挪动他,都要费些力气,何况这是一个昏迷不醒的人。

    她借不得他半点气力。

    可是就是这个纤细的小女娘,却咬着牙,喘着气,使出平生所有的力量,缓缓的,艰难的,一点一点的将他慢慢扶起。

    然后让他靠在自己的身上。

    做完这些,她早已是呼呼直喘,浑身热汗浸透

    。

    屏息凝神,张手之间,一次一针。

    稳、准,分毫不差。

    七针行完,她这才缓缓的抽出自己的身子,将苏凌小心翼翼的放倒,躺好。

    再将冷却的巾帕重新换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