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 开工造航母

    第两百零一章 开工造航母 (第3/3页)

前这个瘦弱的女工,居然能做到?

    史蒂文的目光,不停地盯着焊接的火花,甚至都不怕伤眼。

    “来,大家帮忙翻一下。”

    随着丛菊的招呼,众人过来,帮忙把这个树杈子一样的装置转半圈,露出下面那边没有焊接的部位来。

    丛菊手里的电焊,再次戳起来了火花。

    “角尺。”丛菊喊道。

    特大号的角尺放到了管子上,六十度角的两条线,分别和两个管子的中心重合。

    众人的感慨声,再次响起。

    “要是我焊的话,得反复调整,还得有夹具固定,丛工老师傅的眼睛,比尺子还准确啊!”

    “没错,丛工这活儿,绝了!”

    丛菊笑了笑,扬起右手,用粉笔在管子上写下123的字样,然后站了起来。

    “只要是丛工下手焊接的,没有一个废品,这123的标记,我真想要是自己的。”张阳说道。

    在华亭造船厂,丛菊的编号就是123,她焊接过的每一个产品,都会在上面写下123的字样,这样方便追责,而123的字样,就这样成了一种光荣的标记。

    一个个的苛刻的外国船东代表,看到这个标记,就会签字,根本就不用做任何的检查。

    来了这里,丛菊依旧保留了这个传统。

    “这位女士,你的技术太完美了!”史蒂文开口说道:“以后,这些马鞍管不用上X光机检测了。”

    “那可不行,史蒂文先生,我这个焊片,还没有接受严格的X光机检测呢,这怎么能行?”

    “不,不,不用了。”史蒂文连连摇头:“你们这里拥有世界上最棒的焊工,我非常放心,你的技术,比我见过的任何焊工都要好。”

    “那其他人的技术呢?”

    “有你这样的焊工带队,我相信,他们也都会以你为榜样的,不用再经过X光机的检查了。”

    丛菊露了一手,让史蒂文彻底的信服了,此时的他,眼睛中满满的都是敬佩。

    “您要是来带队焊接这条船,那就更好了。”史蒂文继续说道。

    丛菊摇摇头:“对不起,我们那条船的工期也很紧,等到忙完了那条船,我就会过来了。”

    顺着丛菊手指的方向,史蒂文看到了那边船坞里面的天然气船,眼睛里满满的都是佩服:“原来是焊接MOSS罐的焊工,怪不得技术会这么好!”

    “她可不是焊工,她是那艘船的负责工程师。”秦涛说道。

    什么,负责工程师?史蒂文更是用崇拜的眼睛看向了丛菊:“您是工程师,居然还亲自动手焊接,您的精神,让我敬佩!”

    “过奖了。”丛菊看向了秦涛:“秦总,咱们的MOSS罐,很快就要吊装了,您要不要去指导一下?”

    “指导谈不上,我过去看看。”秦涛说完,看向了史蒂文:“史蒂文先生,目前这条船的总负责人,是我们造船厂的厂长,请你相信,我们一定会精益求精的,失陪了。”

    秦涛大踏步地和丛菊走了出去,等到离开了这边的船台,秦涛笑呵呵地说道:“丛菊姐,你在华亭造船厂,没少焊了这东西吧?”

    丛菊笑了笑:“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在华亭造船厂,我曾经用三个月的时间,焊了两千多个马鞍管,从最初的合格率百分之零,到最后的合格率百分之百。”

    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是练出来的,如果丛菊不是焊接了几千个,又怎么会那么熟悉,就连马鞍管接口的那些线条,也都记得清清楚楚,全部转移成了手上的功夫。

    如果换个其他的工件,就不一定了。

    别看丛菊年轻,瘦小,但是,她已经爬到了焊工这个行业的顶峰。

    来到船坞的时候,吊装作业已经开始了。

    亮晶晶的铝合金罐子,被吊车起吊,操作吊车的,也是造船厂里面技术最娴熟的工人,此时,巨大的铝合金罐子,稳稳当当地向液化气船前端的开口而去,那个圆形的开口,直径仅仅比铝合金罐的开口大四十厘米而已,稍有偏差,就可能会发生擦碰,一旦发生擦碰,这个铝合金罐子就废了!

    吊车司机的操作无比的平稳,那个巨大的罐子,稳稳当当地进入到第一个开口处,然后平稳落下。

    “紧固安装!”丛菊大声地喊道。

    铝合金的罐子,不能直接和钢铁的船体焊接在一起,所以,在接触的部位,用的是专门的由铝合金、钛、镍和不锈钢经爆炸焊接制成的过渡接头这个接头,丛菊就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捣鼓,终于成熟了。

    等到夕阳落下去的时候,第一个铝合金的罐体终于安装完毕,铝合金的外壳已经看不到了,在球罐的外部,开始包裹起来一层特殊的隔热材料。

    “整个罐体安装,连同管道铺设,还需要两个星期。”丛菊向秦涛说道:“接下来就是船桥上的设备安装调试,预计一个月左右,国庆节钱,这艘天然气船就能交付了,比我们预定的交船时间要早。”

    秦涛点点头:“虽然这艘船是后建的,而且技术难度大,但是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所有人都加班加点,吃苦耐好,我很高兴,我们造船厂有一群不怕吃苦的工人。”

    “船厂也没有亏待咱们。”一名附近的船工一边布置隔热材料,一边向秦涛说道:“咱们加班有加班费,能多赚钱,那些上过大学的人,还有那些去大城市打工的人,做生意的人,都没有咱们赚钱多,咱们怎么能不加油干活呢?”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船厂的工人们的收入,又超过了卖茶叶蛋的,所以,他们还有啥不满足的?

    这个年代的工人,就是这么的真诚。

    秦涛笑了笑:“只要跟着我秦涛干,那就有肉吃,咱们是玩技术的,不靠人力成本优势。大家好好干,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虽然大家听不懂什么人力成本优势,但是都知道,在秦涛手下当工人,那就是全国最幸福的工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