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九章 红旗16的进展

    第两百一十九章 红旗16的进展 (第2/3页)

  “有什么办法,还不是想要尽快完成项目,咱们把那些东西弄到手之后,所有人都是加班加点,废寝忘食,恨不得立刻就能研究成熟了!”

    “那我不管,我媳妇要是瘦了,以后你们就别想再弄到好东西了!”

    “我们食堂那边,一直都在特殊关照技术人员的,放心吧,瘦不了。走,我带您去看看。”

    院长带着秦涛,直奔研发大厅,当秦涛走进去的时候,眼前豁然开朗,和室内足球场差不多的空间,摆起来了无数的桌子,布置得相当有规律,每个桌子上都摆着拆开的零件,无数的人在那里忙碌着。

    “以前这里是我们的绘图室,后来搞技改,扔掉了绘图板,用计算机设计,我们就不需要这么大的场地了,现在测绘施基利系统,正好用上了。”

    那艘被拖回来的坚定号,目前就剩下一个壳子了,正在被造船厂那边拆解,等到都拆开之后,坚定号就将成为一个迷了。至于上面的各个武器系统,已经被各个设计局,研究所给瓜分了。

    这里能够弄到施基利的武器系统来测绘,那自然是一个大项目,是他们研究所的天字一号工程,不过,他们能抢到,也是有原因的,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防空导弹研制机构,都在合力研究红旗九防空导弹,所以,这种中程防空导弹,就成为他们嘴里的肉了。

    秦涛的功劳是最大的,所以院长对他很尊重,听说是他来了,当然亲自跑出去迎接了。

    而且,由于赵玲也在这里,所以,院长相信,以后秦涛肯定会经常来这里的。

    “MP-710三坐标搜索制导雷达、照射雷达、TV电视头、OK-10B对空态势台、目标分配台、精跟显控台、OK-10射击控制台、中央计算机,这些系统,共同组成了我们这套防空导弹系统的控制制导部分。”此时,在一个桌面上,赵玲正在画着一个结构方块图,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上面还画着各种箭头。

    当看到她这种派头的时候,秦涛的心中无比的感慨,自己的老婆,这是要当项目负责人的节奏吗?

    当然了,肯定不是,赵玲还没有到那个级别呢,桌子另一边,一个慈祥的老人正在面带微笑,这个人,以前也去过明州,所以秦涛认识,现在已经被任命为了红旗-16导弹的总设计师的张老。

    由于赵玲是背对着秦涛的,所以并没有看到秦涛,坐在桌子对面的张老看到了,想要打招呼,但是秦涛挥手示意,张老就笑着,继续听赵玲的分析了。

    如果照葫芦画瓢,仅仅是把原本的零件拆开然后仿制,那么,就算是能做出来同类型的,一旦出故障,就不清楚哪里的问题了,所以,必须要了解整个系统的原理。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就开始折腾原理了,说明他们的工作很积极,很努力啊。

    秦涛很是感慨。

    “这款系统使用的是半主动引导系统,其中的音乐台目标照射雷达的设计思路,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也有一些系统可以改进,比如说,这套系统使用了三台中央计算机,功能一样,互为备用,同时工作。每台计算机可以处理12个目标信息,超过12个目标信息时,另一台计算机自动工作。但是我认为,这种操作有些多余,我们的计算机性能已经超过了苏联,只要用两台计算机就足够了,而且,一台计算机就能处理超过三十个目标。”

    是完全按照老毛子的设计,测绘仿制,还是要更新一番?

    张老在那里皱起来了眉头,一名设计师开口说道:“不行,我们目前的任务不是改进提高,而是测绘仿制,先解决了有无。当年老毛子测绘B-29的时候也想改进,但是钢铁巨人告诉图波列夫,一个螺丝钉都不能动,所以,才有了图-4轰炸机的迅速升空,现在,我们要解决的,也是有无的问题,这款导弹系统比我们自己的红旗-61先进多了,我们必须要先造出来,给海军解决了燃眉之急,然后再想提高的问题。”

    “我们只要把程序移植过去,然后修改一下里面的设计参数就行,不会有太多的问题的,就算我们只有几部照射雷达,不能应对更多的目标,但是我们至少能跟踪到足够多的目标,在未来的海上,饱和打击已经成为潮流,我们应该让海军具有这种能力才行。”赵玲说道。

    其实,很多电路都可以进行数字化改造,但是赵玲没有提出来,她只是提了最简单的方案,她当然也知道不能拖延进度。

    “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开口了。

    赵玲诧异地看向身后,发现是秦涛来了,心中满满的都是喜悦,但是接着,又有些不满,自己提出的建议,怎么被涛哥给否决了?

    “这些武器系统,都是彼此交联的。”秦涛继续说道:“比如,这些虽然都是施基利的,但是预留了一些通道,可以传给AK630等等近防炮,我们只改动计算机,好像很容易,但是,或许就会影响到很多东西了。现在,改动是次要的,先仿制出来才是主要的。”

    “而且,要改动的话,就得一起大改,老毛子的这些电路,很多都是模拟式的,如果替换成数字式电路,那就能更好地提升武器系统的性能,只改中央计算机,性能提升有限。”

    “嗯,好吧,是我着急了。”赵玲认同了秦涛的说法。

    “秦总,您说得对啊。”张老说道:“您虽然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高屋建瓴,看得更高,我们以后,彻底吃透了这款防空导弹的技术,一定会进一步提升它的性能的。”

    “嗯,我相信大家的实力。”秦涛说道:“目前唯一要改动的,就是发射方式,其他的都不用动。虽然落后,但是能用。以后要改就大改,就算是导弹,也可以换装新的发射药,让导弹的射程翻一倍。”

    现在的这种9M38导弹,仅仅能打二十多公里,虽然叫做中程防空导弹,实际上还是差了点意思,要是射程翻一倍,到五十公里,那就差不多了。

    “是啊,我们有这个信心。”院长在一旁说道。

    “那个,我想要问一下,你们打算几点下班?”秦涛开始关心起来这个问题。

    张老笑了笑:“是啊,这都九点多了,大家都散了吧,工作明天再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